马薇薇今天在微博上了热搜,不是因为胖也不是因为奇葩说,而是她在 “新青年”的舞台上短短几分钟的演讲《二十岁不要想象三十岁的生活》。
演讲中马薇薇说到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一名售票员,没想到有一天居然有了无人售票的公交汽车,她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的定位。之后,仅仅是出于不想工作的原因将自己的理想重新定位为当一个作家,当脑子里出现灵感,在家叨一叨,让别人觉得深受启发,这样的生活也不错啊。想虽然是这么想,但是当报考大学咨询的时候发现没有作家系,中文系和新闻系不包一定培养出一个作家,所以马薇薇因为喜欢一个男孩报考了中山大学自己也就报考了中山大学,也是想炫技所以选择了法律系。
理想在马薇薇的生活中不断变化,在她小时候在挤着贵州小城颠晃的想有一个座位坐的公交车上谁会知道有一天不会再有售票员的岗位?谁会知道自己在高中报考迷茫的时候会因为自己喜欢的一个男孩而报考哪个学校和哪个专业,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产生将怎样的影响?谁知道究竟是哪个院系培养出了作家?这一切都是在既有的生活中无法预料的,所以在二十几岁的年纪不必想三十几岁的生活,是对自己当下的不浪费,对自己未来的负责。
上了大学的马薇薇和所有的大学生都一样,在最初都经历过自己不知道将来做什么样的事,成为什么样的人迷茫阶段。但是她很明确知道自己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始终明确自己不想做的而且敢不做这件事这一点十分重要。
坚持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可是后来她发现如果当你为了一件事能够容忍其他所有的事情,甚至你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做并且不曾想过自己会做这样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就是你的理想。
理想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你被不断尝试的生活中挖掘出来的,它是你一切不想做但是必须做的最根本动机。有了这个最根本的动机你可以不厌其烦地做一件事情,也可以促使你更好的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因为你知道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虚无的梦想。
最终马薇薇发现自己的理想是推广辩论,她普及推广辩论也不全是让所有人都学会打辩论赛,而是想要大家培养一种辩论思维,辩论模式。当今社会网络迅速发展,信息广泛传播,键盘侠和网络语言暴力辱骂硝烟四起,马薇薇无疑认识到这种现状并且为大家开出了药方—学会理性,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辨认其中的利害,不要轻易指责别人是傻子,你有能力的话你可以论证出到底什么是傻子。这样理性思考后的发言就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避免了很多没意义言谈。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马薇薇能够站在奇葩说上让人叫好,站在新华社的舞台上让人鼓掌的原因。她是理性的,她在传播一种积极正能量的思想内容。
如果你和马薇薇一样这么幸运找到了自己的理想,那就请继续坚持下去吧,如果没有,那么每天不断试着尝试你没做过的事情,像马薇薇所说的,从小事做起,从简单的做起。也许下一件你遇到的事情是你一辈子不厌其烦能坚持去做的,是你人生的最根本动力。
二十岁不要想象三十岁的生活,二十岁要过好二十岁的每一天,等到三十岁来了,你可以热情地拥抱三十岁以及以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