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石林
离开滇池大坝,旅游大巴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车窗外一闪而过的电线杆、飞鸟,远处翠绿的树林、广袤的稻田,都让东宝有说不完的话题。
很远的路程,导游一路给大家讲各种奇闻异事,倒也不算乏味,大家听得如痴如醉。算运气好吧,遇到一个如此能侃而且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不过东宝却不买账,那些故事、传闻不是他所能理解的东西,只能拉着妈妈看窗外风景,回味滇池大坝的红嘴鸥,就这么说着,听着,闹着,我们到达了传说中的石林。
下车马上就安排了讲解员,导游上一边休息去了。景区里给所有讲解员赋予了好听的名字,女生叫阿诗玛,男生叫阿黑哥,不管年龄大小,统一称呼。
而后了解到阿诗玛的传说,那个叫阿诗玛的女子坚贞不屈,最后还是被歹人所害,化作石峰,封为回声神。阿诗玛青梅竹马的阿黑哥挽救阿诗玛不成,对着石崖子高呼“阿诗玛,阿诗玛”,只听得天地间响起浑厚的“阿诗玛,阿诗玛”,回声不绝于耳。石林也因此而闻名,阿诗玛,阿黑哥也成为昆明人对男孩女孩的传统称谓。
随着阿诗玛进入景区,路途有些遥远,午后的阳光也越发炽热,东宝对这漫长的等待和步行失去了兴趣。到了一个小湖,阿诗玛介绍是周恩来曾经来过的湖,而因命名“恩来湖”。当年的湖并没有这么大,周恩来评价“有山必有水”,我想本意是说这里风景还不赖,突兀而林立的石林映照在水中,湖面清水悠悠,水草摇曳生姿,让石林更加扑簌迷离!不过后来因了那句话政府扩建了恩来湖,让湖面有了今天的规模,湖中几只叫不出名字的不知是野鸭还是鸟儿嬉戏着,好不热闹。
阿诗玛留了几分钟给大家拍照,东宝不乐意了,这幽静的湖水太过沉寂,入不了孩儿的眼,嚷嚷着要走了。
接着就走到了石林,传说中的回声石卧在石林中心,形成了一个环,前面是稍平坦的下坡路,一路各种七拐八弯,大大小小的石头布满山地,还有各种民族风情拍照。后面是陡峭的石林,石林顶上有一个小小的亭子,看不见上石林顶的路,想是从石林间穿过,蜿蜒曲折而上,到达石林最高点的亭子,一览石林全貌。
看到如此神奇而未知的石林,东宝的冒险精神充分的激发了出来,蹦跳着往前跑去。我们完全脱离了阿诗玛的讲解,开始了自己的探险。
我们并没有一开始就走到回声石,而是往左边寻找着各种小洞,摸过每一片怪石,跨过每一个石阶,一路无比兴奋。幻想着前面是有怪石还是有叮叮咚咚的岩洞水,猜测着下一个拐角是到山上还是死路,编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来跟每一个特殊的石头对应。
那颗从天而降卡在两边石缝中的石头,东宝说是天上的流星,掉下来的时候,不小心卡住了。那一块被摸的光滑发亮的石头,东宝说是神兽,大家之所以摸它是想向神兽寻求帮助。而石林顶上被阳光照射着而显得更加与众不同那两块奇石则是正在大家的怪兽被奥特曼激光所制服,倒在了山顶……
我们一路探寻着,从山脚爬到山顶,又从右侧爬下来,阿诗玛刚好在回声石给大家讲故事。故事美丽而感人,大家都试着喊了两声,不过人太多,太过嘈杂,基本听不到回声。
跟着阿诗玛往山上走,一直到石林顶部的亭子,陡峭得站不稳脚,东宝爬到一半想退缩,只是人太多无法后退。随人流爬上小亭,还没站定就被东宝拉着从另一边下山了。好遗憾没能一览众山小,那种凌云之上的豪气,怕是会带出我的眼泪来吧!
终于下山,小小的石林竟然流连忘返的玩了两个小时!另一边是草坪,很宽的草坪,随着地势形成一个小山丘,阿诗玛赶着时间要带大家去小石林,一问才知道还有蛮远的路程。东宝有几分疲劳了,只能忽略小石林的美了,我们留在了小石林的出口处等待。
离开石林的时候,十分劳累,东宝上车就睡着了,窗外还很热闹,一波又一波的旅游团队进入石林,阿诗玛不知疲倦的传播石林的美丽的故事,阿黑哥俊朗的笑容里无不展现着昆明的热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太阳很暖和,虽是冬日,却无比热情,一如这片土地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