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今天,我们一起参加植树,就是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植树造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描写植树造林、爱绿惜绿的古诗词不计其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11次亲自参加植树活动,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示范引领。植树造绿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作出一份“绿色贡献”,共同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鲜明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23.04%;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净增13.75亿吨,达92亿吨。空地转绿、腾地增绿、见缝插绿、推窗见绿,大江南北的人们越来越多地享受着生态红利。植树造绿不仅美化环境、造福人民,而且可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依然是我国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植树造绿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大有讲究。“过去老北京的四合院,肯定会种有槐树、柿子树,或者海棠、石榴、枣树等。北京过去种的比较多的是杨柳树,因为北京适合种杨柳树,同时要注意把针阔林比例结合好,使之更符合生物链、生态链要求。要在绿化基础上加强彩化,多种一些色彩斑斓的树种,努力建设全域森林城市,把北京建设得更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把种什么树、怎么种树、如何把树种得漂亮等问题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句话,只有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符合当地环境风俗的树,才算“种好树”,这需要系统规划、精耕细作、久久为功。
义务植树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绿化事关你我他,人人参与,才能人人共享。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与此同时,爱护绿化人人有责,前些年一栋栋违规、违法修建的别墅蚕食着秦岭山脚的绿色,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虽然已经彻底整改到位,但教训极其深刻。只要亿万人民一起植树绿化,共同呵护绿色家园,才能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眼下的神州大地,从南到北渐次掀起造林绿化的热潮。一棵树,孕育的是希望;一锹土,培育的是生机;一桶水,浇灌的是活力。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抢抓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一起播撒绿色的种子,共同描绘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