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压力大到快要崩溃的时候,不要跟别人讲,也不要觉得自己委屈,没有人会感同身受。要像余华说的那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心掏出来,自己缝缝补补,然后一觉醒来,又是信心百倍。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让烦恼和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该干什么干什么,在崩溃中继续前行,这才是一个成年人的素养。”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开始是习惯性地感到说得真好。为什么是习惯性的,因为一看就是励志的金句。在满眼都充斥的类似文字的网路世界,不可避免的会看到,总会在某一点上刺激到自己某一处痛点,自然就会对应以后想到说得好。
接下来,翻开那些有着相同经历的点,似乎是这样的,没有人会在意你的遭遇,只有自己会。
前几天,一个同事的父亲心绞痛住进了ICU。因为送得及时,在堵塞的冠脉里放了支架以后,身体也逐渐恢复了,没有几天就转入了普通病房。那个同事在私人聊天的时候告诉了我,并且埋怨我“一个闺蜜性质的朋友,为什么不问问他”。
在那一刻,我稍微愣了一下,马上回复了写安慰的话,在后面几天也送上了问候。回头想想,他的经历我真的无法感同身受,虽然身边有亲人住院,自己守在ICU门口等待着各种好或不好的消息,自己只能做点诸如送饭这种力所能及的事。但这个同事突然和我说,我和他的关系较近,所以应该多关心他一点,在短暂的混乱以后,除了用话语安慰,无法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分担他的烦恼。
我不能说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情世故演变得如何如何冷漠,在历史上的国人以家庭为单位,甚至以家族为单位共同劳动而形成的亲情纽带早已没有了该有的强大聚合能力。切身感受却告诉我,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确实弱了许多,那种“两肋插刀”的朋友很难找到。
在呼唤朋友来自己身边的时候,所能做的大部分也只是吃吃喝喝,聊聊天而已。要不然怎么会有“想要处得长,千万不要借钱”这句话呢?
例子我想到的也许不怎么恰当,结合了上面那段金句,可想而知,没有人会感同身受你的遭遇,身边的人自己所能想到的,可以帮助自己的也许根本无法找到,一个所谓的朋友,联系起来还不如一个汽车销售,保险销售回应得快。
人们感到压力大到快要崩溃的时候,如何宣泄?解决问题,还是找人倾诉呢?
还不如自己慢慢消化,把自己破碎的心粘好,表现出来强大且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倒。情绪的发泄没有人会替自己接着,即使是朋友也不行,起码也得适可而止。自己的境遇不好,别人也只是看戏,朋友所能做的就是安慰。
比如,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收入了,怎么办?生活已经逐渐显现出困难,我讲出来了,人家说我矫情,为什么不自己出门赚钱;要不,和你站得近的那个人说,他也好几个月没有收入了,积蓄勉强可以支撑两年,以后就要靠老婆了。
除了心塞,还是心塞,别人的好意就在于告诉你众人都知道的事,要么就是和你比惨。这样耗费精神的谈话,不如不说。安静下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重新考虑自己职业赛道就要及早计划并行动,能解决问题的只有自己。
毕竟,和你谈话的那个你认为亲近的人,早就做了些什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