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为什么孩子的作文总是写不好?”这是一个被家长追着语文老师问了无数遍的难题!
今天,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小学生写作的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就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个人写不好作文,原因太复杂。
没内容可写大概是全国小学生存在最普遍的问题了,他们整日埋在作业堆,圈外辅导班,每天生活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再加上生活敏感度低,自然就没事可写。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蒋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他是怎样利用语文课,思品课,写作课组织孩子做电影票,放电影,看电影,搞活动,做游戏来增加生活乐趣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就有了。
对于“不愿意写”这个问题,蒋老师认为,想让学生愿意写作并不难,只需点燃学生写作的欲望即可。写作的欲望大概来自于与之对应的收益,拥有读者带来的满足感,和从写作收获的乐趣等方面。其中,增加收益和读者是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比如向报刊杂志投稿赚取稿费,办班级阅读周报等等。这都可以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当中,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写作中积累的好词好句却用不上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在这个问题上,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很多名师经验。最直接的就是让学生抄写,复述,增加语言敏感度,久而久之,学生积累过的好词好句就会被内化。
一篇语言犀利,写法个性的作文在考试中常常不讨喜,但套用上考场作文“开头结尾两行半,中间分两段”的秘诀之后,就变成了一篇高分作文。一篇文章换个写法就实现了从“好作文”到“考场好作文”的转变,让学生领悟了考场作文的精髓,这就是习作的套路。
蒋老师精辟的语言,独特的观点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赢得了老师们阵阵掌声。
然而,这都不是今天讲座的重点。重点是,蒋老师认为一个孩子能否写好作文,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他是否了解、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他觉得教“写作技巧”是写作教学上最能有所作为的地方。
接着蒋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写外貌的几个技巧,如:写外貌不出现“有”,写外貌就要有,写外貌多用“像”等。这些技巧新颖又实用,解决了教学中令我们头疼的难题。最有趣的是他以居里夫人的画像为例,教加入联想写外貌。
写作课:舌尖上的美食是从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开始的,美食的写法丰富有趣。
介绍完方法,蒋老师又列举出了诸多名人名著中的美食写法。
一直认为诗歌的创作是需要天赋的,但是在蒋老师的课堂上,写诗竟然是需要“敲回车”键,多么简单又好玩。
整场讲座,蒋老师都在用写作方法结合例子教“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写作技巧。对听课的老师们而言,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拓宽了我的思路,更新了我的观念,激励我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制定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让学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