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做事或缺乏耐心、浅尝辄止,或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只要不能立杆见影看到效果就主动放弃,或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总认为事情简单,从不主动动手做,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其本质就是缺乏坚持的耐心和踏实前行的恒心。
如果我们在做事时,只要立即看不到效果,就放弃,缺乏在一件事上坚持的恒心和毅力,必定会碌碌无为,得不到想要的收获。如果我们在做事时缺乏实劲,总认为完成一件事很容易,就会定下很多目标,最后在浅尝辄止中毫无建树。古往今来,所有成功者都用实践证明,做事缺乏耐心和踏实的精神,是不可能摘得成功的果实的。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的收获与成绩都需要时间来沉淀,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与努力,都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踏实进步。如果没有这样的努力过程,我们就会陷入平庸而不自知。作为人,目光短浅,追求舒适与安逸是我们的天性。能轻松获得的绝不会选择困难的,能选择短的绝不会选择长的,能节省能量的绝不会选择耗能的,因此,我们在缺乏觉知和自控力的情况下,做事就会急于求成和趋易避难,进而导致我们陷入低质量勤奋的陷阱中。
提高认知水平,增强行动力,是改变我们做事方式的重要方法。唯有深度思考,提升认知水平,增强自我觉察能力,才能用认知调控行动,才不会被天性裹挟,才会踏踏实实地、一步一印地向着目标进发。当我们认知到所有的技能形成,都是大脑神经元逐步形成强关联的过程时,我们就不会在刚开始时就急于看到效果,而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小步,耐心地接受最初的笨拙。当我们真正做成过一件事,知道做成一件事很不容易,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时,就不会有太多欲望和目标,而是降低期待,盯住实际效果,专注于重要的事踏实深耕。着眼于底层原理,看清事物背后的机制,不断提升认知水平,用理性调控情绪,方能善作善成,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