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晚回来,女儿兴高采烈地抱着娃娃上楼,听到奶奶不高兴的声音:“你又买东西了,这个娃娃花多少钱买的?”
然后听到女儿着急的回应:“这娃娃不是买的,是我回答问题得的奖品。”
我跟上楼,也解释了下。
2、因朋友带着她孩子去买东西,车停在我家门口,我只锁了玻璃门就上楼了,拉闸门没拉下来。
一会儿听到爸爸的训斥声:“你怎么搞的?上楼为什么不锁门?”
我说锁了。爸爸说:“人家在下面喊,说店门敞着,没人在店里。”
我吃了一惊,迅速下楼看,心里想着是不是我没有锁紧,被人推开了(因别人的话会对自己产生的不相信自己)。原来是有人在店外面看玻璃门锁了,拉闸门没锁,想进来买东西,就给爸爸打了电话,没说清楚。
上楼给爸爸解释,女儿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
3、早上女儿下楼吃早饭,又打开了昨天红鼻子妈妈送的一套画笔,奶奶的声音又响起:“又买了画笔,你家里多少画笔了还买?不要用钱啊!”
女儿急了,委屈地叫:“奶奶,你怎么总是冤枉我?这是昨天去上课红鼻子妈妈送我的。”
~~~~~~
多么相似的模式,奶奶对孙女,爸爸对我。我看到了我内心携带的能量,我有一个总是感到委屈被人冤枉的内在小孩在,我不相信自己,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戏码一次次地上演,能量一代代地传递。
吃早饭时,爷爷不会拨手机号码打电话,爸爸急起来训爷爷,甚至急得去打爷爷的手(这一刻我看到了那天晚上我急于去表达时,用手按着珍英的手,要她停下来让我先去表达)。
女儿好奇地拿过手机,说我看看。爸爸又训斥起女儿来:“吃完饭上学去,不该你操的心不要操。”女儿委屈的眼泪出来了。
我对爸爸表达了不满,大意是爸爸好能、高高在上、好了不起、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是神要拯救我们每一个人。
送女儿上学路上,我对女儿说:“爷爷一直不会用手机,爸爸已经着急了,当你看到爸爸着急的时候,就不要再上前去凑热闹了,这样爸爸会更生气。如果你心里好想看看爷爷的手机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可以在中午家里没什么事时让爷爷拿出手机给你看看。另外,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爸爸当时希望爷爷赶紧学会用手机,也希望你专心吃饭,吃好了去上学,但他当时情绪不好,就用了这样的表达方式。你能理解吗?”
女儿说能。
回来路上,感觉内心还是对爸爸有情绪,我把对爸爸说的话转换着主语对自己说:“我是高高在上的,我是自以为是的,我是自以为了不起的,以为我能改变别人。”是的,没错,我觉得爸爸这样的方式是不对的,所以我对他不满,想去改变他。所以我是自以为是的,自以为了不起的,把自己当神一样存在着想去改变别人。
这样念叨着,听到内心一个声音说:你此刻的状态就是最好的。
是的,我此刻的状态就是我最好的状态,爷爷此刻的状态也是当下他最好的状态,爸爸也是,女儿也是,我们都呈现出了当下自己最好的状态。我接纳我此刻的状态,我也接纳我家里当下每一个人的状态。
心里安静了下来,回来看到爸爸还在教爷爷怎样用电话,虽然口气里带着着急和训斥,但我已经不去在意了,不但看出了这是他们父子俩的相处模式,还看出了爸爸对爷爷的爱:陪着他,教他用手机。看到了家庭的幸福。
此刻坐下来给自己下的意念就是:我吃的所有食物都是最好的,最有营养的。我的家是最和睦幸福的。
觉察着,调整着,看清楚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下,还在玩一些什么样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