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参加的培训不计其数,每每都是看着自己周围的人打盹睡觉玩手机而感到着急。唯独这次,对于曹老师的授课方式,尤其是内容是深以为然的。所以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我决定禁语一周对这次学习培训以作纪念。虽然不是擅长,但是自我总感觉自己已经学会了每天的深思,坐在电脑前敲打属于自己的心声,已经成为了自己每天的习惯。
若是先说今天的分享,那就从谈谈学会握手谈起吧。
无非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游戏:请所有人快速与你周围的人握手,20秒内看谁握到的手次数最多。想想当时的场景吧,同学们大多数主动积极,因而场面火爆,直到老师喊停仍是意犹未尽。35、31、25……前三名。回顾过程,自己不由得蔫(请注意这个词是故意而为之)然一笑,多么像自己前多年的生活,忙忙碌碌蒙头奔走。为什么生活为何工作为什么活着?十几年下来真的不知道。
刚刚参加工作的几年里,一味地是觉得自己应该孝顺父母照顾两个妹妹,其实什么也没有做多少;主观的觉得也要对妻子女儿多多付出,说实话做的远远不够;也有兴趣爱好也有亲朋好友,都成了业余的;一级级的学生往往是最开始的时候倾心培养精心分析认真备课上课家访……最后也是蹉跎了以前过往岁月居多……
为什么?远远不够知己——对,是“知己”!四十五岁,曾经自认为“万事不求人”养活家庭老人生存无忧,夫妻和谐和睦女儿善良学业顺利……已经足够了。现在发现在教师职业上在家庭教育在教育人的道路上,应该还有一个叫做“梦想”的词语打动着我,而且想来略带“危险”的成分。本来只是兴趣爱好,想大大成长一下而已,本来只是平台重点工作工作的重点而已,现在分明觉得有种为未来积淀储备的心。自己是谁?如何才能把事情做正确?指导师迈向讲师需要先植入内心扩充大脑如何的境界?有种呐喊这时候在脑海中发出自己的呐喊“做个好人,做家长和孩子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其实,问问自己,迷惑也是有的——明明就是几天前学到了的知识,分明就是刚才就已经记住了的特点规律,还有那一个月前滚瓜烂熟的明确条目规划设计,今天就是找不到原本原来那些清晰记忆更无法把它们从思维中就出来运用救场子?
一次握手的游戏活动,我真的邂逅了很多的感受。当在我们小组突击完成之后,我伸开自己的两只手围着小组转圈圈,蓦然发现沸腾热烈的场面角落里,导师那张慈祥而又沉静的脸,还有一双深邃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