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世上太孤独,以至于,连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
1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如题 ——《妈妈: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看到题目首先看到的是“死”这个字眼,可能跟我本人性格有关——自带笑点的悲观主义者,所以我自动忽略了说话人的口吻,想当然的以为这应该是一篇与病魔抗争的文章,然后怀着验证的心态点开了文章,结果——
第一段讲了一位72岁的老奶奶,她有一个儿子在外地工作,一年也就回家两次,一次也就两三天。这位老奶奶在退休前是一位老师,她一直都有着写日记的习惯,可是退休以后她发现自己可以写的东西越来越少,翻翻近一年的日记,写的最多的竟然是:“今日无事”。
儿子走后的一个多月,老奶奶生病了。
后来有一天,她艰难的在日记本上写下几个字:“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
而奶奶去世的消息,她儿子三天后才得到消息。
看完这个故事,眼睛就使劲儿往上看,害怕眼泪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掉下来。
2
好多人都在计算时间,都在争分夺秒
上班的计算下班时间,上课的计算吃饭时间,
考试的计算上岸时间,约人的计算约会时间...
我们似乎把每个时间每件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可是你却忘了,忘了计算你与亲情的时间。
有个人做了一个假设:说如果我们可以活到85岁,那么我们可以陪父母多久?
如果一年就春节回家一次,一次待七天,除去聚会、应酬,以及睡觉和购物的时间,真正能在家陪父母的时间还不到两天。
这么一算,我们在余生里,陪父母的时间还有多久?况且,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到85岁,也不是每一年都能在家待7天,这样,我们又能陪父母多久?
从大学开始似乎就很少回家,只有五一、十一放假时间稍长的时候才会回家,因为路上的时间长,放三天假路上就会浪费两天,然后如此循环。那时最怕看见的是爸爸大兜小兜的给我拿行李,最怕听见的是妈妈说刚回来还没坐热就又要走了。
3
前两天刷朋友圈看到朋友小艺发了一篇动态:还好自己选择了留在家里,可以随时看到可爱的家人。
很多时候闺蜜之所以是闺蜜,就是哪哪都像,好像彼此的影子。我跟小艺就是这样,性格相似、朋友圈相似,甚至交的男朋友都相似——离家都好远。我们唯一不相似的地方恐怕就是结婚这件事,她选择了朋友介绍的家里本地的男人恋爱结婚,放弃了之前的异地恋爱,而我从始至终都选择着一个人,一个从大学恋着毕业恋着,想要一直恋下去的人,即便那个人理我的老家似乎有点儿远。
第一次把男朋友带回家的时候,年迈的爷爷听了他家的地点,沉默了一会儿说:“没事,现在车都方便,也不算很远”,当时的我乐开花了,心想:恩,跟我想的一样,他们会支持我的。
直到爸爸喝酒后无意识地说:“以后都回不了几回家了,这闺女白养了”,一阵心酸。妈妈由最初的反对到最后的妥协,我知道她爱我,不想让我处于两难选择。我如愿嫁给了自己爱的男人,却最终离开了家乡。
以前就想拼就想闯,想回家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买礼物,逢年过节的时候可以给他们钱。从没有想过自己陪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没想过他们也会想要儿女在身旁说说话。直到看到那篇文章,看到他们的孤独,看到他们从公交的起点坐到终点,又从终点坐到起点。
4
“妈,累不?”看完文章整理好心绪,跟我妈点开了视频。看着镜头前急急忙忙工作的女人,心里百感交集,她——瘦了。我妈一边工作一边笑着跟我说她昨晚去跳舞了。
“工作那么累,还跳舞去啊”。
“恩,有时候去跳舞,也感觉迈不开腿,但是也想去”,我妈说。听到这句话不争气的想落泪,长大以后从没在我妈面前掉过泪的我快速擦了一把眼角,还好她在工作没有看到。
我爸爱喝酒,我妈爱跳舞。我爸一喝酒就会喝多,我们常劝他不要老喝酒——伤身,他回一句:“不喝酒不抽烟,也加到等死队行列啊”。
我哑口无言。原来,不论喝酒还是跳舞都只是他们排解孤独的方式。
《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我很害怕“死”这个字眼,也一直在避免谈到这个字,可是今天的我得正视。“父母在,则家在”,希望大家的家都在,希望《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一首歌,一个美好的愿景,而是一个行动。希望“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话。
把假期挤出来,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不要让孤独把他们吞噬,不要用死亡的方式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