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整合方案重实效读书笔记
本章课程的设置要重实效性,即马上要去解决问题。在整合方案阶段目标,是将培训内容从之前的“我会什么,我讲什么,我有什么,我说什么,”转变成为了达到既定课程开发目标,匹配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保障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章通过萃取方法,搭建结构和量化成果三个方面展开。
一、萃取方法从两个方向展开即内部和外部
(一)内部
一个培训师在进行组织经验萃取时,首先要找到企业中的业务专家进行访谈。
访谈共分为四个步骤:1、收集材料;2、实施方案;3、整理萃取;4、审核验证。
*访谈业务专家的前提是要找到真正的专家。真正的业务专家要具备实战经验,具备优秀业绩,具备自我复盘能力。
在访谈业务专家时,必须要问的四个问题及注意事项。
萃取业务专家经验的假设是:成功者是可以复制的。在萃取业务专家经验时,我们更倾向于把成功进行主观归因及归功于人的能力。而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我们成功经验的同时也需要分析失败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萃取出来的方法更加有效。
(二)外部
借力标杆,引入外部经典实践。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如果能够找到成熟的方法和工具收集萃取的时间,可以省去验证审核的时间。
引入外部经典实践分为直接借鉴和间接借鉴两种方式。
*无论是直接借鉴还是间接借鉴,常用的收集资料渠道有1、阅读经典书籍2、日常培训及学习积累3、各种网络资源。都可以找到借鉴的标杆。
二、搭建结构从设计结构和包装内容两个方向展开
(一)设计结构
1、要满足三个原则:不多,不少,不重复。
2、四种常用的逻辑关系:按流程设计结构(单向流程、循环流程)、按元素设计结构(依据方法建立结构 、依据问题建立结构)、按线索设计结构、按关系设计结构
3-用前置内容完善核心结构:前置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引言,放在开篇讲授,主要是体现课程中关于方法的定义、解决问题的价值和解决问题前需要了解的知识。
*各种形式的课程结构的设计举例要反复研读,灵活运用,让知识更好地存储和提取。
(二)包装课程,形象生动好记易用。
常用的八种方式:
1、英文组合
2、汉字拆分
3、成语改编
4、借喻类比
5、心法口诀
6、二维矩阵
7、颜色分类
8、诗词改编
这些方法即可以包装课程结构,也可以包装课程内容。
三、量化成果从表现目标和配套工具两个方面展开
(一)表现目标,让培训效果显性化
1、课程目标是宏观的教学目标,是对学员在应用情境中可以做到什么的陈述,而课堂表现性目标是学员在学习情境中可以做到什么的陈述。“课堂表现性目标”课堂表现性目标越趋近现实目标越好。
一个好的课程目标应该是显性、具体、可操作且可衡量。
制定原则要做到:当堂能实现和当堂能检验。
2、表现性目标的描述方式包括四种类型的信息,分别为“对象、行为、条件、和程度”也成为ABCD法则。
3、课堂表现性目标的参考格式4、课堂表现性目标书写前的三种分析:学员特点、学习场景、应用情境
(二)配套工具,让教学内容可落地
配套工具的目标是减少学员在工作中的应用难度,促进他们学以致用,更好地将其“扶上马、送一程”。常用的配套工具有三种,分别是工具表单、学习卡和流程图。
这一章的内容是开发课程的关键环节,通过萃取方法,搭建结构和量化成果三个方面展开。只有明确的目标有效的内容,逻辑严谨层次清晰的课程结构,内容可衡量和检查,可量化的成果的课程,才是优秀的课程。
这一章的干货太多,需要反复阅读,慢慢消化吸收,将邱老师的理论和案例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再深挖思索,如果是邱老师他会怎么做,要学以致用,运用到自己的课程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