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放假前,买了几本书用于节日时读读,直到今天才断断续续读完,今天做个简单的记录。
作者芭芭拉.奥力利,是一位美国奥克兰大学的工程学教授、研究员。本书主要讲述了人体(脑科学、心理学)对于学习的一些规律、原理和好的习惯技巧,如何快速成为一个超级“学霸”。
这本书的介绍相当具有“畅销书”的特色。
“高居美亚学习图书榜首长达一年,最受欢迎学习课 learning how to learn主讲,《精进》作者采铜亲笔作序推荐,MIT、普渡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外数百所名校教授亲证有效”。本书一出版即高居美国亚马逊学习类图书榜首,是一本学习神书,看过的人秒变“学霸体质”,开启外挂模式。
其实我们大部分的学习都是低质量的,学习成本很高。比如
读完一本书,还记得主要讲什么么?
美剧看了一箩筐,英语是否有长进?
公众号、指导书、牛人贴,看了不少,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者第一章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从一个数理化很差的学生,到大学不断学习探索,掌握了学习数理化的技巧,从此赢取白富美,出任ceo(哈哈哈,这段可忽略)。大概就是告诉大家:你看,我都可以,大家也是行的。
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我们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或者发明创造时,不断交替使用这两种思维模式才能让我们更优秀,这可能是大脑神奇所在。
有时专注思维处理新知识、新概念或者陌生问题,有时很可能被“卡”住(比如学习瓶颈)。
学习知识和解决难题时等,需要专注一会儿,然后适当时机切换到发散思维,这样可能会带来新的转机。要善于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进行切换(笨环的发现)。
书中用一幅图很好的介绍两者的区别:
倒三角题目,十个硬币,如下图摆放,如何移动3个硬币,使三角对调:
两种模式如何转换?
专注-->发散:睡觉(爱迪生)、洗澡、散步、慢跑、锻炼、手中落物、冥想、听纯音乐。
发散-->专注:打电子游戏、上网、朋友聊天、看电视电视、阅读新闻等。
两者模式协作切换的图片解释,太形象了!
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发散模式能让你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
只依靠发散模式,不能轻松的掌握新知识或者解决问题。
可以在长期专注模式后,利用发散模式奖励自己。
自制力很强的人会更难关闭专注模式,显然,他们的成功之处 就在于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仍坚持不懈。有利有弊吧。
记忆系统分为:工作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在大脑中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可以比喻为计算机内存RAM.
长期记忆可以比喻为仓库,计算机硬盘。
短期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的技巧:间隔性重复。
间隔重复:集中注意力能把一些东西送入临时性的工作记忆,但是想让它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有两个前提:
1.它应当是便于记忆的。
2.需要多次重复才可以。
睡眠对于学习很重要(不啰嗦)
构建组块、知识体系。
提取练习,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试着回想学习材料,这样的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的多。因为看书比回想简单多了,因此很多人执迷于这样的能力错觉---低效率的学习方式(重复阅读)。比如:看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一章时,合上书 转开视线,想想主要讲了什么。类似RIA读书法:读,复述,联系实际生活、工作等。
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地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索引卡片的间隔学习法:卡片正面是问题或者知识点,背面是答案或者解释。
拖延
预防拖延:制定每日计划和周计划,前天晚上写好第二天的计划。可以使用smart原则。
奖励机制,走出舒适区,但不要走太远,果断时间给自己奖励或者成就感。
规划一些自由时间,滋养你的发散模式。
搭建组块,将知识提炼总结成一个个的组块,然后像积木一样组装起来。(同费曼技巧差不多)
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难题。
重做一次,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休息一下。
睡觉(睡前可以回想一遍)。
再来一次。
给自己添加新的难题。
主动重复(适当时机回想:坐车、锻炼跑步或者闲余时间)。
增强记忆技巧
1.转换成容易记住的视觉图像、思维图像(如果使用双手记住拥有31天的月份?)。
2.记忆宫殿法:创造一个结合自己熟悉的环境或者情景的故事、线路或者联想。
3.顺口溜,背诵口诀。
4.编一个故事:理解和存储信息的重要方式。
5.打造一个比喻或者类比。比喻或类比可以让概念牢牢留在脑海里,它们会把新概念和已有的神经结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比如:想出一个你正在学的概念。在另一个领域里是否存在另外的过程或者观点,和你现在所学的概念有多少相似之处,想出这样的比喻,有利于记忆(跨学科领域联想)。
6.肌肉记忆法:把内容写在卡片上强化记忆;
7.自言自语(类似《程序员的修炼》中的“和橡皮鸭聊天”,就是在自己的桌子上放个橡皮鸭,找不到人的时候,给橡皮鸭讲一下。有些问题自己想不通,但复述讲解的时候可能会突然茅塞顿开。),说给自己听比反复阅读或是用笔标记更有用。按这样推理:写作、博客也有加强记忆的作用。
8.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让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学会自我欣赏,自信很重要
训练,尤其是对学习材料中最困难的部分更要刻意的练习,这样才能让那些拥有普通智力的人有机会上升到“天赋秉异”的境界。---想到买的另一本书《刻意练习》。
学习的10个好方法和10个误区
好方法:
运用回想。
自我测试。
对问题进行组块。
间隔开重复动作。
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的思路技巧。
注意休息。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
专注:番茄工作法,一段时间给自己个奖励。
困难的事情最先做(最清醒的时候,先做困难的事)
心里对照:想象过去的自己,对比通过学习能够成就的那个自己。在工作区域贴一张图或者几句话提醒自己的梦想。如果缺乏动力了,就看看。
坏习惯:
被动重复阅读:很被动的作者看书,目光再次早过书上看过的内容。除非你能闭目回想要点,证明材料已经被你消化,否则重复阅读就是浪费时间。
满眼都是重点标记。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
等到火烧眉毛了才开始学习。
已经清楚揭发,但仍然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了闲聊。
做题前忽视读课本。
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者同学核对并解决。
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学的足够深入。
睡眠不足(哈哈哈,这个。。。)
书中其它很大一部分讲了如何学习数理化和考试的内容,在这里就不介绍了,有小孩上学的可以借鉴一下。
推荐大家可以买来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