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大师
《芳华》快下映时,才抽出时间去看。
之前看了很多影评,尤其是《人为什么善良》那篇,让我想当然的认为《芳华》是一部“治愈系”电影。
看完电影,意犹未尽,又细细品读严歌苓的原著,发现如果把这个故事只解读成“被称为好人就是最大的福报”,不仅亏欠了“严歌苓”的刻骨镂心,也辜负了冯小刚的鬼斧神工。
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故事......
1.
刘锋由于“触摸事件”,被拉下神坛,不仅是剧情反转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对复杂人性的一次剖析。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所有男人都会想到两招:大鹏展翅和弯臂揽月,刘锋是男人,所以也不例外。
当他去抱林丁丁时,对方竟然在挣扎,到底是激烈反抗还是半推半就?
显然刘锋认为是后者,所以他没有停手,悲剧由此而生。
观影时我心中就有个疑问:林丁丁是否喜欢刘锋?
但根据严歌苓的原著,得到一个失望的答案:
林丁丁根本不喜欢刘锋,她只是崇拜......
你也许非常不解,难道崇拜不是喜欢吗?
确实不是,要知道,那个特定的年代,“崇拜”就是神圣庄严和一尘不染。
正因为如此,林丁丁把刘锋当成架子上的一座神像,但这座神像却突然复活,走下来告诉她,一直惦记着她,一直想得到她......
此时的林丁丁的感觉是:惊怵、幻灭、恶心、辜负......
用书中林丁丁的原话讲:“这完全搞拧巴了......”
其实,拧巴的不仅仅是刘锋由神转而为人,更是理想净土与现实泥泞的纠结......
2.
林丁丁与刘锋的故事,让我想起针对单身女性做过一个调查,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会选择谁做自己的老公?
你猜第一名是谁?会是唐僧吗?
当然不是,第一名是猪八戒,第二名是沙和尚,第三名是孙悟空,最后才是唐僧。
结果出来后,大家蛮诧异,可仔细一想,却很有道理。
猪八戒很丑,但很风趣有情调,也很有经济头脑,当然是首选。
唐僧虽然很完美,可当你和他日夜相对,就会明白其中的苦衷。
不但不能吃肉,每天还要和他一起念经…
月上柳梢之时,你穿上维多利亚内衣,摆出天女散花造型,对方却双手合十,两目微闭,冒出一句:“女施主,请自重。”想必你定会杀心四起。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我们去歌颂唐僧,但却不想让他成为老公,因为我们崇拜高尚的人,却不愿和他们浑然一体;
我会欣赏刘锋,但不会和他交朋友,因为离他太近,定会笼罩在他高尚的阴霾之下。
也正如《人为什么善良》那篇文章,你也许会发到朋友圈,宣示自己甘愿善良而不求回报。
可现实中,你也明白那根本不可行,你甚至会告诉孩子相反的道理:
“如果小明再欺负你,你一定要用力捶他的脸......”
大家仿佛都如此,标榜理想时,如同阳春白雪般的头头是道,一到现实,就像下里巴人般的焚琴煮鹤。
3.
我是在贬低理想的意义吗?
当然不是,我只是想表明,再崇高的理想,也需要现实的承载,而不能仅仅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再善良的人,也需要一种生存的环境,而不能因为他的善良而遭受惩罚。
正如《芳华》临近结束时的那个桥段:
90年代,在海口街头,残疾人刘锋去找联防队讨要三轮车,被推倒在地。正好遇到路过的老战友郝淑雯,她捡起刘锋的假臂,一边哭一边骂向联防队员:“操你妈,残疾军人你们也打!”
看到此处,我竟然泪奔......
如果崇高的人都要受此欺辱,我宁愿他们不要再崇高;
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为什么又那么吝啬,给好人的礼物仅仅是个称号,而不愿给点实际的东西?
如果你那个坏弟弟总是得到苹果,而善良的你却一无所获,为什么不去告诉父母这样是不对的?
我同意崇高、善良对人的意义重大,那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但,我不相信仅仅依靠个人的良知,就能让这个世界美好起来。
我更不相信,善人受到的伤害,就是对他作为好人的奖励。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观点,这是一种自我封闭和自我麻痹。
我们努力的方向,不应该是为了让善者得其善吗?
我们不能像圣人一样宽慰自己善良可贵,却又像盲人一般无视外界颠倒是非,我们是这个系统改造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个看客。
所以,当你真的拥有某种理想,那么你也要有实现这种理想的能力。
4.
真正的大成之人,是要懂得理想与现实的融合。
近年来,曾国藩之所以受到政商两界的推崇,就是因为他能兼顾修身与达世两种境界。
早年的曾国藩,受儒家熏陶,成为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以一套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别人,甚至包括皇帝。
咸丰登基时,要求群臣给自己提意见,不要有顾忌,尽管提......
于是,大家只提“领导你不要老这么辛苦,身体会吃不消的....”不疼不痒的意见。
唯独曾国藩看到自己遇到了明君,浩然正气写了咸丰三条问题:“专营小利、搞形式主义、不讲信用”。
咸丰看后,炸了毛,准备办了曾国藩,旁边大臣解围说:“您让别人提意见,别人来真的,您却把人杀了,这不好吧......”
曾国藩捡回一条命,但也由此可见他的迂腐。
不仅如此,他的愣头青也得罪了很多同僚,处处被人使绊子,仕途举步维艰。
这就是曾国藩早期的一个写照,理想的丰满总吃不消现实的骨感......
5.
此后有两年的时间,曾国藩赋闲在家,每天参悟修身,我们不知道他悟出了什么,但他一定是找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
再出山时,已脱胎换骨,他居然开始行贿受贿和纵容手下。
他曾向户部的书办一次性行贿8万两白银;
无论是下级还是同僚,只要送礼,他都来者不拒;
自己的士兵私卖战利品,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乍一看,曾国藩堕落了,但如果追寻到具体事件,则有种不可言喻之感。
他之所以向户部书办行贿8万两,是因为需要报销3000万两的军费,这涉及千千万万手下的生存;
他收受别人的礼品,往往只是象征意义的留下最便宜的,贵重的一律奉还,因为他不想给对方难堪;
他纵容手下牟取私利,是因为士兵们只能靠这点“不义之财”来维持生计,太过严苛,必将适得其反。
也许你觉得中年后的曾国藩太没原则,但其实,原则这东西只是拿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强压给别人的。
曾国藩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不再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别人,他懂得理想只是自己心中的净土,而不能成为别人的牢笼。
也正因如此,曾国藩一生铿锵峥嵘,大权在握,离世时却几乎没有遗产,仅剩老家的一栋房子和几堆藏书。
纵览曾国藩的一生会发现,他所谓的“内圣外王”,就是在不停地整合理想与现实,不但保持“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精神世界,还能运用“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的处世法则。
6.
前段时间,有位网友一直在我公众号后台留言,大意是:
三年前,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步入工作岗位,待人诚恳、心态积极,总之他是以非常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
但,他看到只是现实的污秽不堪,为得到晋升机会,同事们相互挖坑;为抢一个大单,大家编尽谎话;项目出现过失,大家互相推诿;自己的领导无德无能,仅仅因为有后台,而稳居要职......
他问我:“那些崇高的东西如果在现实中没有用,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
我自认为没有能力三言两语回答清楚,于是把《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推荐给他,希望他也能领悟一点不可言说的端倪。
我受到的启发是,这个世界是混杂的,你不能用单一去对抗,哪怕这种单一完美无暇。
正如没有智慧的勇敢是鲁莽,没有底线的忍让是懦弱,没有理性的坚持是固执,没有来由的自信是骄傲。
同样,不带锋芒的善良是愚昧,不能付诸的理想是幻念。
话说,曾国藩的门生胡林翼,曾送给他一副寿联:
“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曾国藩看毕,百感交集,老泪纵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