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辜鸿铭《中国人的女性理想》,对于文章中他所阐述的“三从”“四德”观,我在此不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倒是最后一段让我感到他语言叙述中混乱思想的牵强附会,就今天的观点看来有显“强词夺理”,谅我如此对前辈大师的冒犯。
其中一句“正是妇女的那种无我,使她的丈夫能够或允许丈夫纳妾,同时她却没有受伤害的感觉。”“无我”自古是女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女性美的最高典范,只有“无我”,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反之,有了“无我”,也不一定获得幸福的生活,重要的还要对方能够懂,能够配合,能够感恩,否则只会被他认为理所当然,甚至有负累之感,而“无我”的女人现今也往往被男人扭曲成自我价值的否定,对丈夫的百依百顺,无微不至成了他的负担,也成了他外遇的理由。丈夫纳妾,任何一个女人不可能没有受伤害的感觉,只不过迫于家庭的安定和完整,苟且佯欢而已。皇室皇宫的明争暗斗,现在正室、小三的PK,哪一处不显现女人嫉妒的搏击?真正感情上的排斥性共存于各种动物之中,猴狗尚且会为自己的爱而吃醋厮杀,况乎人也。辜老先生大概没品尝过“嫉妒”,否则由已及人也不会写出“她却没有受伤害的感觉。”
“一个真正的淑女或贤妻,不论何时,只要她丈夫有纳妾的合适理由,她也决不会不同意的。”古代的妻子没有家庭、社会地位,没有经济独撑一面的能力,何奢谈“不同意”,试想一个女皇再淑女,再贤妻,如果他丈夫纳妾,你看她同意不同意。如衣服的妻子只能选择顺从忍耐,自咽苦水,还佯装笑容。就像现在的许多原配,在丈夫不离婚的前提下,她因各种原因只能选择视而不见,任丈夫泡小姐,找小三,除了生孩子的,还有逢场作戏的……
辜老先生更精点的论调是“与其说丈夫无因纳妾就不能真正地爱他的妻子,毋宁说正因为他们极其爱他们的妻子,才有纳妾的权利和自由。”我把他的文章前前后后读了数遍,就是融贯不懂他这句话和上下文的对接点,也搞不明白“爱妻子才会纳妾”的深意何在,就是针对外国人论调,也要有合理的感情支撑点,妻子不能生育或病危,她所选择的让丈夫纳妾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自咽苦痛的嫉妒心的自我牺牲的表现,如果他真爱妻子,完全考虑她内心真正的感情,他怎么会做伤害妻子的事?当然,用现世生活的眼光来看,妻子是爱丈夫才会让他身边有个照顾的人才肯安息。
辜老先生主张纳妾的至理名言流传千古:“只有几个茶杯配茶壶,没有几个茶壶配茶杯。”里面的压迫与被压迫的不平等思想显而易见,“只能周关放火,不需百性点灯。”这种思想遗留男人的潜意识里。如果女人有外遇,绝对是大逆不道,十有八九的男人勃然大怒,绝对不能容忍,而男人的外遇十有八九的女人会无奈地接受残酷的现实,选择谅解和宽容。而男人的外遇也常常振振有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做得不够好。试问几个男人在家庭中做得尽善尽美?女人为什么不拿此借口出轨?再者,做小三的真正为爱的有几人?奔“利”字的占多数,他们早把道德廉耻一踩脚下,也有爱情弱智的女孩被情场老手哄骗到手,想完整抽身已难,只能自吞苦果。也有初始为爱的,可走着走着失态变姿,最后归了“金钱”辅床的实体生活,如果衣食无忧,也就苟且过活。对于小三,男人的措词也是光明正大,你们女人自轻自溅地投怀送抱,我又奈何?往往玩了还对此女人鄙视不已。所以我们女人要让自己活得尊严体面,尽量去除依附心里。男男女女骨子里残留的旧思想不剔除,谈何女权和平等?
中国从古时的纳妾一脉相承到今天的包情人,都是男人能力、风度、荣誉、虚荣的多种表现,而往往外表差的男人表现更甚,这是他信心提升,魅力呈现的一种形态,以此类推,情人也不一定全是漂亮的女人,而不漂亮的女人更显多情,以此来张扬自己的魅力,因此,不要以为漂亮的男女不安分成分大,现实生活中往往相反。
这类现象的消减或从根本上拔除,除了提高国民素质和婚姻质量,扭转遗传下来的各种观念外,如果法律加大这方面的惩罚力度,并颁布严厉的法律条款,而不只是从道德上谴责,让他们无处遁形,我相信会自然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