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吟诵
《山中送别》
雪庐老人所传授的吟诵法则,能够与诗文的平上去入配合,沉稳而清雅的音律,特别能让吟诵者的心意静而无扰,全然领会诗意。这样的吟诵法,在大陆几已失传,由老人在台湾的学生们所传承着。
林蔚芳老师于十二岁始,由母亲引领进入雪庐老人座下学习,对于唐诗深有研究。
2017年6月3日、4日,福建国学堂邀请林老师来榕,进行了一场难得的唐诗吟诵法则讲座。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味讲座中的精彩内容,今天要一起吟诵的是: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
五言绝句
《山中送别》是一首五言绝句,是五绝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其吟诵规则如下:
平起。平起看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如首句“山中相送罢”中的“中”字,“中”是平声,所以是平起,首句吟的时候声调不能往上扬。
首句不入韵。入不入韵要看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否押韵。“山中相送罢”中的“罢”字,是仄声字,与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平仄及押韵都不同,所以这首诗是首句不入韵式。
本首诗内容的赏析:
吟诵时的音调
吟诵《山中送别》时,不可以吟得欢欣鼓舞,因为诗境是“送别”。王维住在山中,朋友来山里拜访他,此时朋友要回去了,他为朋友送行,所以心情是感伤的。
这首诗的特殊手法
一般诗在渲染“朋友送别”的情景时,大半描摹与朋友开心相聚后,依依不舍地斟酒噙泪而送别。而这首诗有别于一般送别的诗,是从结束这场聚会,送走了朋友,回到家里开始写起,所以首句是“山中相送罢”,“罢”是“送完了”这个动作。
王维送朋友要送到哪里止呢?是如何送呢?
此送别场景也很特殊,因为王维住在山上,所以是在山里头的送别。王维一路与朋友畅谈着一路陪着他走下山,不知不觉已走得很远,因为依依不舍朋友又返回送他一程,所以这里的“送”是王维与朋友的“相送”,而“相”字则映衬出了王维与朋友交情深厚。
千里相送终需别,王维好不容易送别了朋友,回到家中,这时已是傍晚时分,天已黑。诗人本来很喜欢春天万物复苏,处处生机一派祥和的景象,正可以吟诗作赋、更可以秉烛夜游。但在送别朋友后,心情很是低沉,随手就轻慢地掩了柴扉,随着思绪纷飞,他联想到了春天里有一种草名为“王孙”,即借喻朋友为“王孙贵族”,而这种王孙草明年春天来时还会再绿。但我的王孙朋友,他明年春天到底还来不来呢?心中对明年与朋友相聚的无限期待填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