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讯息从四面八方袭来。现代人见识多了,本应该眼界开阔,掌握看破迷雾的能力,洞见生活的真实,然后以积极心态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但不想做出改变的人,却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他们生活状态僵化,在自己的不幸里怨天尤人。长期忍受煎熬之后,竟然还把糟糕现状当成自己的舒适区,就像把脑袋埋进沙子的鸵鸟,没有热情,没有勇气,麻木不仁地活着,只是活着。
他们的皮囊之下,填充着虚无主义,不认同存在的价值,也不具备有趣的灵魂,何其恐怖!
这些人还有个通病,因为恐惧未知,害怕未来变得更差,就竭力维持当下的糟糕现状。然后将不幸福怪罪于自己赚钱太少,天真地以为只要物质富有,精神也会同步富有。
我们大多数都只是普通人,生来就会经历更多的困难。面对人生的疑难杂症,听之任之属于下下策,我们要懂得保持积极的心态,它决定了一个人有没有幸福的能力。
那些充满消极情绪的人,生活往往寡淡无味,不仅失去爱人爱己的能力,也丧失被爱的机会,没有人愿意和这种人打交道,因为被他们的负能量传染拖累,会得不偿失。
有个女性朋友找我倾诉烦恼,说自己的生活苦不堪言,不仅感情出现危机,工作上也有心无力,整天熬夜,做事出错,好像自己在不断地滑向深渊。
她把我当成救命稻草,问我能不能帮她一把。她说准备换个新工作,甚至提出想跟我谈恋爱。
我知道她不是喜欢我,只是想找一个人分享自己的不幸,从而减轻感情的痛苦和工作上的压力。
她不相信自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认为生活一旦糟糕,就会永远糟糕,即使有美好存在,也轮不到自己享有,自己只配拥有不幸。
走出一段感情最好的方法是开始另一段感情,避免工作压力的方法是调整工作方式或换个工作。但这位女性朋友那种消极的心态,只能开启恶性循环。如果她不改变心态,无论感情还是工作,只会重蹈覆辙,一步步让生活更加糟糕。
看到她不停地自责,最后我出了个主意:“调整好心态,再改变作息规律,以此来打破糟糕的循环。你想啊,你连作息都不规律,身体就容易变差。你一熬夜,第二天就会没精神,没精神,上班就容易出错,一旦被领导批评,心情自然会变差,然后你又不想吃饭,又得熬夜,第二天更没精神,身体和情绪越来越差。你感觉全世界都在针对自己,那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你就越没有精力去解决和承受,最后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越来越糟糕。”
这些话她一句也没听进去,我替她感到惋惜,明明可以过得很好,却把自己折腾得不成样子。
是她运气不好,所以不能幸福吗?不是,是她用消极的心态和错误的方式对待生活,根本没有掌握幸福的能力,一手好牌就这样打得稀烂。
因为一件糟糕的事情,就带着坏情绪让下一件事情也变得糟糕,试图用新问题取代旧问题。归根结底,是心态出了差错,未能发挥积极情绪的引导作用。
相对于陌生而又未知的美好,他们更熟悉眼前的糟糕。他们已经习惯了在糟糕的环境里摸爬滚打,如果骤然获得一份好的爱情或好的工作,反而会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觉得迟早还是会失去这些不真实的美好,于是不珍惜、不爱惜。当“失去”真的发生后,他们又露出一副“我就知道会这样”的表情,真是可悲又可叹。
不幸福、不快乐的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相信美好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不相信努力能让自己过得更好,不相信这世界上有真挚的爱情存在,不相信人定胜天。
但心有所信,既有所仰,相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如果说人生是巨大的迷宫,那么它就是破开迷障的武器,也是追寻幸福的路标。
当我们相信美好会发生时,积极情绪会不断生长,它能构建抵消负面能量的护盾,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不至于束手就擒,还可以帮助我们疏导情绪,减少戾气的产生,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有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尽管遗憾在所难免,但也要保持好心态,那样才有机会看到柳暗花明。请相信,那些经历中的不幸,一定能让我们在未来获得丰厚奖赏。
也许在时光荏苒中,我们容易失去耐心,反复经历从沸腾到冷却,从喧哗到静默,失望与日俱增。但哪怕再不幸、再糟糕,也请相信美好依然会发生。因为,相信的人会比较幸福。
比道理更有价值的是行动
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只是普通人,按部就班地生活,每天都跟昨日一样,平淡无奇。
由此,我们感到乏味、无趣、空虚,从而希冀生活能够突然得到惊天转变。但令人意志消沉的是,我们在迫切的渴望中,知晓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给了自己一个解释:道理无用。
那些告诉人积极向上、完善自我的道理,真的没有用吗?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在乎答案,他们不想付出太多精力,却希望天上掉馅饼,得到免费午餐。
平日里,我喜欢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但每次分享完毕,回应我的人寥寥无几,当我说的次数多了,别人甚至觉得我啰唆。
让他们不快的原因很简单:难道这些事我不知道吗?还用得着你来告诉我?我们懂得这些道理,然后呢?又有什么用!
其实不是道理无用,而是这些人的“懂”,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一层面。
我知道有道菜肴美味可口,但我从未按照步骤去烹制过这道菜,也没有寻求其他渠道将它吃到嘴里,即便我知道它的存在,可我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它是何种滋味。
我知道距离住所几千米远的公园有烟火晚会,也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举行,可我仅仅是知道而已。不管我是坐车还是走路,怎样都好,我只有亲自去到那个公园,才能看到美丽灿烂的烟火,体验何为绚丽多彩。
就像大海与山林,你没有亲眼见过它们的存在,对你而言它们就只是文字或图片,你永远不知道波澜壮阔、静谧清新是什么感觉。
朋友阿苗由于生活不顺心,导致她总是用负面思维看待问题,容易产生负能量,所以她常常找我谈心,希望我能疏导她的情绪和烦恼。
我告诉阿苗:“人越消极就越不讨人喜欢,积极一点,精神状态才会越来越好。你可以去了解积极心理学,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态。”
阿苗苦恼地说:“讲述积极心理学的课程栏目,我看了十几集了,但对我不起作用。”
我追问阿苗:“你有改变自己的心态吗?”
阿苗很泄气地回答:“如果负面情绪有那么好控制,我就不用吃药了。”
我问她:“为什么没有用,你想过吗?因为你只是知道有积极心理,却从未以此进行过改变。”
阿苗对此充满怀疑:“如果看几集讲课就能改变心态,心理医生还不得失业啊?”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为什么这么多人,掉进了坑里后,不自己先试着挣扎出来,非要等着别人来指导?等到那时候,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心理医生的作用是什么?
他循循善诱,分析病人的问题因何产生,然后进行鼓励,引导病人去做能够带来正面反馈的事,以此来改变病人的心态。
可是你看到了问题所在,就不能尝试自救吗?
为什么非要等心理医生告诉你了,再去做那些事呢?
比如你对生活充满戾气,也知道这种状态不对,还知道解决办法是自控与改变,那你就按照办法去解决啊。
哪怕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给你带来的正面反馈只有一点点,但只要有效果,它就能将崩坏的心态慢慢调节完善。
再来看这个问题:为什么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不去亲自尝试就得不到反馈,生活就一直是老样子,得不到改变。
就像考试做题一样,你看到了一加一这个问题,光知道答案并没有用,你需要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那样才算数,才能得分。
明明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为什么这些人不愿意去践行道理呢?
大家都藏在五颜六色的泡沫里,热衷于自赏伪装的美丽。
原因有二:一是积习难改,不愿意主动脱离舒适区。二是自欺欺人,害怕付出后白费力气。譬如大家都知道努力能够改变命运,但努力真的太辛苦了,为了避免殚精竭虑,有些人就用各种失败的例子来说服自己:“努力真的没用,那谁努力了,生活不还是一地鸡毛吗?我还是得过且过吧!”
这些人通过日复一日地自我催眠,不断消磨自己的意志,就很难脱离舒适区。
唯有戳破假象,我们才能回到现实里。
至于害怕努力没有结果的那波人,他们也不想被人看低,只是向上发展又太难,所以就更不愿意去尝试改变。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为自己辩解:“我过得不好只是因为我没有努力,一旦我努力了就能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
其实他们不过是虚张声势,自欺欺人罢了。
也有一些人靠比惨来自我慰藉,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想着原来不止自己一个人烂泥扶不上墙,心里就觉得舒坦了。
这些人最不愿意看到身边人过得比自己要好。
他们的人生犹如一潭死水,脑海里就只剩下嫉恨:我也知道那些道理啊,凭什么你们就能过得比我好?
因为他们没有去尝试改变,没有去践行道理啊!
说到底,人生的好或坏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与其嫉妒别人,不如做个践行者,多想想怎样努力。毕竟,世界是公平的,你不多花一点力气,就想过好这一生,那简直是白日做梦。
你那么拼命展览生活,累不累
人的精力有限,如果过度压榨身体,疲倦就会排山倒海般袭来。有个词语叫作身心疲惫,它的意思是心灵与身体都极度劳累。然而人要衣食住行,要在这个世界生存,肉体上的辛劳不可避免。
唯有心灵上的疲劳可以自我调整,但人要如何迅速恢复精神呢?
主要得想明白一点:生活与他人无关,并脱离别人的评价体系。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比方说你饭后独自散步,心情会放松且愉悦,但让你陪别人逛街买衣服,只觉得腿酸脚麻且无聊。同样是走路,为什么会有这种截然不同的体验?顿的现状,顺着时间蔓延,仿佛永远不会有尽头。
对于这种无望,人们心中习惯性产生不满,每当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时,心中便会痛苦万分。
他们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时刻想要将生活展览出去给人看见,并希望得到夸赞,以此满足虚荣心,填补内心空虚。这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行径。
例如一些学生,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父母的关注,好让他们看到自己表现有多优异,可一旦被忽视,得不到表扬,就难免会灰心丧气。
例如我们,特别希望得到全世界的关注,最好是方方面面都能被人给予好评,可一旦被忽略,不能成为人群焦点,就会有一种挫败感。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画家举办了画展,有一幅油画下写着问题:这幅画哪里好?
一群观众围过来口水四溅,将这幅油画夸成了大师神作。
于是,画家又换了个问题:这幅油画都有哪些不足?
还是那群观众,同样的口水四溅,但这幅油画却被他们批评成了比渣滓还不如的存在。
油画一直摆在那里,不涂
因为散步是你自己想去放松,而逛街买衣服是你陪别人去放松,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件是自己想做的事,另一件是别人想做的事。前者是愉悦自己,后者是让别人欢喜,这也许就是人们在同一件事上反馈不同的缘由所在。
在这个焦虑被放大的时代里,人们难以逃脱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在生活上越来越力不从心,为此感到痛苦、不安。更令人绝望的是,这般困不改,只是换了一个问题,却得到了两种相异的极端反馈。
作为这幅画的作者,可能会在观众对这幅画的评头论足中心情激荡,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观众的评价,会是什么心情呢?我们会单纯地为这幅画的诞生而开心,最大程度地享受这份快乐。
活在别人嘴下亦是如此,我们的心情只会随着别人的评价而波动,要是得到夸赞还好,可要是受到批评呢?估计就会怀疑人生,内心变得敏感、脆弱。
总之,任何试图以展览生活来获得满足感的人都有个通病,那就是特别在意外在的评价。
我的书友青青,因为婚后生活有落差,她一心想得到婆婆的尊重,想得到老公的肯定,所以,她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担心自己被别人指责事情没有做好。
由此,她变得敏感、脆弱,在街上只要看到说话的人,都觉得对方是在针对她,说她的坏话。
有一次,青青在我的读者群里和人聊天,有位群友提醒她参与话题讨论,没想到她突然就爆发了,怒气冲冲地质问那个群友:“你为什么老提醒我,是不是想针对我、讽刺我!”青青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想要退群,而那个群友也特别委屈:“我只是提醒了她,并没有说一句她的不好啊。”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青青又和同事吵了起来,还不断在群里控诉同事不友好。
大家询问详细经过,青青将与同事吵架后的聊天截图发给我们看,对白如下:
青青:“我一天被怼一百次,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忍。没事,你要是觉得这样没问题,我可以辞职!”
同事:“你这是怎么了?我只是说自己报表没做完就下不了班了。我们关系这么好,有什么事不能摆明说吗?干吗非要莫名其妙地发火。”
原来同事随口的抱怨,听在青青的耳里却是恶狠狠的“报表做不完,我们都别想走”。
明明青青的同事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可青青却觉得同事是在针对她。
由此可见青青在生活里有多么焦虑,因为婚后的不顺心,她希望在生活和工作里得到别人的好评,为此变得敏感多疑,总是莫名其妙地发火攻击别人。
我忍不住问了青青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这么在乎别人的评价呢?你又没活在别人的嘴里,一天到晚不想着怎么提高生活质量,反而将大好光阴浪费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你觉得值当吗?”
答案当然是不值当,但她不知道如何获取生活的正向价值,只能将人生交给别人评判,以此获得存在感。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的人总以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所以才将生活伪装成很好或者很惨的样子,殚精竭虑地去表演给别人看,借此获得赞誉或者同情。
可我由始至终认为,一个热衷于向人展览生活的人,从未真正拥有过生活。这类人可怜在什么地方呢?可怜在他们为世上无数人活着,却偏偏不为自己而活。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关于尊重需求的解释是这样的:尊重的需求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内部尊重就相当于人的自尊。而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虽然说想要得到外界认可是人的天性,这无可厚非,但许多人完全不注重内部尊重,就连追求外部尊重的过程也充满狭隘,只想要片面获得尊崇和艳羡衬托的优越感。
如果你在生活里遇到了这种人,他们会对你做什么呢?
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向你露出价值不菲的手表、钻戒、名牌包,然后自顾自地说出它们的来历。他们会费尽心机地将话题引到自己去过哪些高档场所,去过哪些城市旅游,以此炫耀物质条件优渥,极力吹嘘自己是人上人。
悲哀的是,他们不知道这是非常浅薄的行为,而是迫切渴望听众说出“我好羡慕你”的话语,但听众多半会打心底里厌烦。
唯有将生活当成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才能从中得到积极反馈,并获得良好的体验。
反之,那些总想将生活展览给别人看的人,则喜欢将外部评价当作快乐标准,一旦外部评价差强人意,情绪就会一落千丈。
譬如那些曾被亲戚看不起的人,他们发誓,等出人头地以后要将亲戚踩在脚下。
还有那些被女朋友嫌弃不上进而分手的人,则喜欢嘲讽对方嫌贫爱富,发誓功成名就以后要让对方对今日的选择后悔。
怀着报复心,痛苦地逼自己奋斗,这种充满怨念的行为,只会让快乐大打折扣。哪怕因此得到了别人艳羡的目光,填补了内心受到屈辱后的空洞,但毫无疑问,这种成功是建立在憋屈之上的,那些不满不会随着功成名就而消失,而是会长期积压下去,对身心造成损害。
为什么有些所谓的成功人士热衷于参加同学会,不是因为同学情谊难忘,而是他们想让当年看不起自己的同学看看自己现在的生活有多么富裕,从而将当年丧失的存在感和优越感,一股脑儿地在同学身上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