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三块广告牌》(有剧透,慎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你喜欢温柔敦厚之美,观看这部电影时,你会被咽住咽喉,压抑苦痛,不得不在影片结束后吃点甜品抚慰内心。

    这部电影很抓人,片名就是线索,所有剧情围绕它紧密铺展,层层推进又跌宕起伏,矛盾丰厚又激烈,各种撕裂又重生,暴戾中夹杂柔弱温情,根本不敢眨眼睛,你就在那个小镇,就站在人物的旁边,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歇斯底的冷漠暴力,深深同情她的孤独痛苦,却找不到一句可以说出口的话。

  一、不要去惹一位愤怒的母亲

    她是一位身穿牛仔,不苟言笑,暴力凶悍的中年女人,母亲。

  她过得糟糕,被丈夫家暴。丈夫重新找了19岁的动物园里工作的姑娘。

  女儿吸大麻,总是和自己怼,一次吵架后负气离家,被强奸烧死。

  离家前,她说过希望女儿被强奸的恶毒语言。在一语成谶后,她愧疚痛苦,警察破案毫无进展更是加重了她内心熊熊怒火。

  她把对女儿的爱和愧都转化成了充满暴戾感的愤怒。

    三块广告牌横空出世,矛头直指警察局长。如吹烂湖水的狂风,扰乱了整个小镇。

  警察局长卑微告知自己是癌症患者,她冷漠回答,人都会死去。

  儿子被同学议论嘲笑,不想再想起往事,她不为所动。

  胖牙医趁治疗时机劝她撤下广告牌,她直接把拔牙工具戳向了牙医。

  前夫来兴师问罪,警察局长下属来找麻烦,就连广告公司充满正义感的小伙子也准备放手,然而~

    她越战越勇,大有愤怒圣斗士的决绝。

    如果你惹了一位母亲,你就会看到她护犊子时的凶猛。何况,她对犊子充满歉意。

    年轻时,看到带娃的同事把孩子带来聚餐,为孩子夹菜,打包时毫不矜持,几个文艺青年觉得可怕;寝室里,一位母亲为了自己小孩有更好的床位,把其他孩子的东西随意扔放,班主任觉得匪夷所思;一个孩子患了脑瘫,丈夫狠心离开,母亲不离不弃,捡垃圾,找电视台哭诉,在外铠甲重重,和孩子说话,出奇温柔。

    有关孩子的事情面前,许多母亲都无端生出勇气和力量。死磕到底,无所畏惧。

  这种信念像一把火,明艳又危险。

    女主沧桑冷峻的脸配上毫不犹豫的凶狠出手,让你错觉她是一匹伤痕累累的母狼。

    所有母亲的前提是女人,大多女人都曾经明眸皓齿,纯真明静,温柔可亲。

    女主赳赳质问和报复的同时,她也会轻柔把翻倒在地的甲壳宠重新翻过来;在警察局长吐血时温柔怜惜,在麋鹿到广告牌下面时轻声呢喃,放声大哭;在决定烧掉警察局时不断拨打电话确认里面有没有人;在前夫女友说出愤怒只会导致更大愤怒时拎着酒瓶过去告诉丈夫对现在女友好一点......

  人物形象塑造特别丰满,这种丰满度也摇摆了我们的情感。母爱狭隘无理,又合情合理。

  科嫂因为此剧的精湛表演赢得本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实至名归。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三封信

  你还会写信吗?还会收到信吗?会被书信感动因为书信改变吗?

  倒霉的局长被女主的广告牌弄得极为懊恼烦躁,他并非未尽力侦破案件却黔驴技穷。患癌的他要面临死亡的威胁,为了给亲人留下最迷人的回忆,不在折磨中消耗体能和美好,他选择了自杀。

    死亡之前,他给心爱的老婆,揪住他不放的女主,脾气暴躁的下属分别留了书信。

    其人将死,其言也善。况且,局长的书信如此风趣真诚。

    信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沉淀后的文字许多时候比话语更理性和柔和。

    局长深知暴躁下属性格缺陷的原因,他劝奉下属要改掉易怒暴躁的性格,请他懂得冷静才会更好的解决问题。

  局长死去了,暴躁的下属在熊熊烈火中得以涅槃。虽然剧情跌宕,世事难料,好人未必有好报,坏人未必及时得到惩治。

不如,写一封信给一个无法愉快交谈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镇的象征意味,每个角色承载的多重信息~譬如同性恋,种族歧视......

    音乐和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命运走向的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让人拍案叫绝。

  我喜欢它开放式的结尾,也许许多细节已经暗示了结局。

  这部标签为黑色幽默的电影,我只抹了两次眼泪,有一次是局长,一次是他的暴躁下属,当时,都有那首忧伤歌曲缓缓唱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