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如水墨
我去塘沽繁华的步行街看了几家理发馆的招聘信息,进去跟老板聊聊,走了两三家后基本确定了一家不大的理发馆,一个月三百块钱的学徒工资,管吃管住。这事也得有个经验,不能找太大的理发馆,太大的进去洗头扫地两三年,啥也不会,也不能找太小的,私人开的小店就一个发型师,学来学去就那点东西。
晚上回到哥哥的宿舍,我跟他说了大概情况,准备第二天去上班,他随口说了句那你还不如去学化妆。我说对啊,我怎么没想起这茬,相比于美发,化妆显得更高一级,我心里暗暗肯定,第二天就去了网吧查化妆的一些信息,百度推送了当地最大的化妆学校,我立即打了学校的电话,咨询了了一些问题,她们约我去学校参观。
第三天我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就去了天津市。来到天津市区,我才感觉到我离天津竟有多遥远,这两年我借以生存在塘沽,觉得塘沽就很天津,塘沽就是我的落脚点也是生活了两年的地方,在我看来它的节奏就是天津节奏。来到天津市区,我才感到真正的天津是陌生的,它的节奏它的频率它的气息跟塘沽完全不同,站在城中,我看见这个城市的人文形成的气脉好像被一种无形的界气包裹着,以这个城市的建筑为整体,在界气以内运行。外边的人进来后先清洗你之前的种种,慢慢同化,里边的人出去又会被到达的地方同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城市的脉搏,城市与城市之间保持着这种来往清洗融合运行。
塘沽是开放的,包容的,多数外来人口跟少数本地居民组成的新城市,虽然它的底蕴是津气,但掺杂了太多的外来元素变得宽阔而多样,就像它的城市结构一样,有外滩风情港口格局好像是要与国际接轨,有琳琅满目的洋货市场有点鹤立鸡群,有厂区星布的开发区现代化工业,有高立的玻璃大楼是最前沿的城市脚步,更多是低矮的港摊廛市小楼旧矮破败,塘沽就是这样一个不伦不类半旧半新半亦民用亦工商有华有洋的一个各地人集合地。天津呢,它则是正统相传的老牌津味,本地人在这里生存了几千年,津文化在这里经过了生根发芽,茁壮衍化,枝盛叶茂一派葳蕤,听相声,说津话,皮影李泥人张,煎饼果子大麻花,这些口音、标志、文化、人事往来的习俗习惯都紧紧维稳着津气,进来的人不久就流入了它的节奏,变得合拍,变得天津。
前台的张老师接待了我,首先给我介绍了学校的规模、项目等基本信息。我提出了一个不自信的问题:
“老师,你看我这长相平平能做这个行业吗”?
“这个没问题,不要说你长得这么精神,就算长得不如你的人人家照样干的好好的,甚至还有很多做的很出色的”张老师笑着说。
“你今天来是看看还是要定下来”她接着问。
“来了就不走了,你看我行李都带来了”
选择学习课类、交费用、分住宿,手艺生涯开始了。
我选的课分为三个阶段,初级、中级、高级。初级课业是郑建红郑老师授课,先认识化妆工具,化妆流程,每天教一个步骤,素描→打底→定妆→眉毛→眼线→眼影→睫毛→腮红→嘴唇→暗影,早上演示,下午对练,她的形象很像荧幕中的海清,一样的短发,一样的开朗,有趣。在她这里的两个月全都是练基本功,明暗光影的变化,色彩渐变的过渡,线条流畅起伏。晚上是所有班级同学一起晚自习,画美人图。
学校里面有很多学生,大部分都是本地的一些孩子,其实我们年龄差不多,穷人家孩子早当家,我们这些他乡之客来此是为了擎起自己人生责任,她们还不用自己来扛,被父母送进这里为了省心管教顺道学些东西寄托,所以她们还是孩子心性。
中级班主学发型课业,任课老师有两三位,属于对前期基础的一层锻造,还是重复的练习过程。因为我这些不努力的同学,在学院很快我就出名了,某次晚自习的时候校长也是董事跑到教室问哪位是谁谁谁同学?听说你学习很认真努力。没想到我背上了一个这样的好名声,全拜我那些同学所赐,虽然我们同道为学,我们内心的态度完全迥异,我是全意全意想学习技术,通过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扬名于行业。他们只是找一个地方过度青春,所以不是她们不优秀,从一开始她们就输了。
到了高级班,遇到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个人人自称为师的年代,能有几人符合真正“老师”二字的定义,能把本业知识技能教会就不错了,更多的人连自己都活得不明不白,人前大言不惭自称老师,滑天下之大稽。高级班的罗丽曼老师教了我知识,也教了我们专业以外的东西,更传递了她的善意。我曾经认为学校的遵旨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优良的学生,老师看着他们一步步成为栋梁,之后各显身手成就一番事业,或者做一个有用的人,利国利民,此时作为培养他们成材的老师就会倍感欣慰,潸然热泪,才不负自己老师这一生。最后我明白其实不然,大多私人学府的核心是盈利赚钱,培养栋梁之材那是写在墙上的标语,你看这世上,写在墙上的东西有几个是能做到的?能做到就不用写出来了。
罗老师技术很厉害,是一位资深的行业老师,高级班就是不一样,化妆能力突飞猛进。除了教授我们专业知识技能外,罗老师上课会说说我们几个同学各自的缺点,大家反应不一,有人接受,有人笑着辩解,别人的我都不细说,我当时的缺点是:一、普通话不标准,二、不会打理发型。我听在耳里,心中异常感动。一个人冒着得罪你的风险揭穿你的短板需要勇气跟善良。我老家的学校是方言教学,拼音un跟ong的发音都是un,前鼻音跟后鼻音不分,导致我们遇到这些字的时候发音非常不准。在罗老师的提醒下,我开始读报纸,我开始在晚自习的时候边画图边练习普通话,课堂上罗老师教我发音,城市的城跟早晨的晨,我的发音读音都是城,我练习晨,我说城,罗老师说错,我说城,罗老师说错,我说晨,罗老师说唉,我说晨,罗老师说唉唉,我说晨,罗老师说唉唉唉,对了。之后她又介绍我去他老公开的理发店去设计一款适合我的发型,以解决我的另一个问题,我去的时候跟她老公说明我的来意,他就懂了,她显然跟她老公已经交流过我的事了。
我在晚自习课上读报纸,每天晚上都要念一会儿,自己念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因为自己根本听不出来前鼻音后鼻音的区别,要听出来就好办了,这期间要感谢天津女孩高敏的支持,帮了我的忙,帮我纠正了几个字的正确发音。由于在自习课上练发音,除了认真努力的学习者,我又多了一个标签——普通话说的不好的那个人,甚至有不认识我的人找我的时候用这个名号打听,听到此,我没有自卑或者什么,只有内心暗暗庆幸找到了自己的毛病的窃喜。
罗老师的高级班是最后三个月的课程,最后的阶段不光要学习,还要不断的忙于各种考证,中级证,高级证,技师证,还有各种比赛,实践学校承接的活动化妆。时间也挺会赶场,刚好是快要进入初秋的季节,以不负多事之秋的定义。秋天快要来了,天气凉爽而舒适。
参加高级职称考试的时候,我们请了模特,设计了妆面发型服装,整体造型,因为还要根据模特的面部线条练习几次,有一个其他班的女生跑过来跟我约时间一起练习,我们大家在一起练习过两次,算是有个点头之交,叫什么名字有个印象,没太在意,她跟我聊了几句,把我手机要过去错了她的电话名字,让我下次练习的时候叫她一起,她容易忘记时间。接过手机为表示尊重我看了一下自己手机里她的名字——邹海凤。请你们跟我一起记住这个名字,因为我这一生都会记住她的。
到了下次练习的时候我自然就给她打电话了,她却说自己已经到教室了,我进去跟她打了招呼聊了几句就各自练习了,教室里同学们有时也会闲聊几句,有一个我们班的同学问我这个星期天回不回塘沽,我说要回。邹海凤跑过来问我:
“你也要去塘沽,我也是唉”
我说“是啊,好巧”
“那礼拜六我们一起回去”她说
“可以啊,到时候一起啊”我回答
“到时候你给我打电话或者发信息”
“好”
礼拜六我们真的一起回家了,一同去了路口等车,车来了,上车没有座位,起初两个人都站着,没几分钟她溜到了一个刚起身下车的人座位上坐了下来,等旁边的人要下车时她赶紧叫我过去坐,靠左两个座位,我坐外边,让她坐里面,刚说了几句话她就犯困思睡,开始她把头歪在左侧眯睡,头往下打了几次盹之后,她把头都转向了她的右面我的左面,渐渐的她就把头靠在了我的左肩。这个场面我在电视里面看过,但在我的人生历史中是第一次,我从没跟女生有过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她静静地睡着,我侧眼细细观察了她的额头、眉毛、眼睛、鼻子、脸颊、嘴巴,下巴,脖子,又反复看了看,得出结论——她怎么会长得这么美,请注意我说的不是漂亮,是美,她的五官线条简直无可挑剔,每一个部位都宛若天成,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之后的时间里我又忍不住看了几眼,每次都是细细的观看,车子在行驶,这么美的女人靠在我肩上轻松熟睡,而且我们又还是朋友,这一刻我很幸福。
幸福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尽管我内心想让路程再远一些吧,可还是到站了。她住的地方到了,我叫醒她,看着她迷迷糊糊跌跌撞撞的下车,我心中竟生出些疼惜感,车子启动后我看她还是迷迷糊糊的在路边,心中又变成明确的担心,担心她在路上会出什么事。
我到了哥哥的出租屋里,不知道他从哪里弄的DVD播放器,放的周杰伦的《熊猫侠》,剧情是以爱情为主线,主角守护人类的科幻电视剧,当晚电视剧里面的爱情元素就像一把火一样点燃了我初萌感情的心,我对刚刚那个靠在我肩上的女生产生了思念之情。开始想她这一刻在干嘛,下一刻要干嘛?我就开始给她发短信聊天。两天很快就过去了,星期天回到学校没见到她,一下子感觉生活中缺点什么,我还是发信息问了她,她说心情不好跟朋友去北京玩了,最近不来上课,我有点怅然若失。
然后就每天发一两条信息问问情况,几天之后她回来了,除了见面聊天外我们发短信的频率多了起来。这次短暂的分开好像是一个契机,让我内心更明白她在我心里的重要性。终于,我们下午下课到晚自习之前两个小时的时间,同在六楼,一个在男生宿舍一个在女生宿舍,喊名字就能听到,咫尺之隔可以发出去二三十条短信,那个年代一条短信一毛钱,每当听到短信提醒的铃声时,我的心情美的无以言表,哪怕打开手机看到的是一个“哦”字或者一个“好的”这样简单的词,我都暖流通身,如沐春天,如鱼得水,如……我现在依然没有词语来形容那种美好的感觉。那段时间白天最好听的声音就是短信提示铃声,晚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收到短信的震动声,睡觉之前我都会把短信过来过去翻看好几遍,每一条短信都流淌着无限柔情,像酒一样醉人,让我在梦中依然上扬着嘴角。
这一章我会写的很细,因为它值得我这样写。
几天的时间,几乎我所有的同学和她的同学都知道了一件事——我喜欢邹海凤。不唯是喜欢异性这件事,很多别人认为要遮遮掩掩的事对于我来说,只有正大光明四个字。我从不掖着藏着自己的感情,喜欢就是喜欢。但我没有对她正面表达过感情,我想她应该清楚,而且她身边的几个朋友也正面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我内心从来没有觉得将来会跟她在一起,我配不上她,不管是经济能力还是社会地位,给不了她更好的生活,这不是自卑,配不上就是配不上。我不在意结果,我觉得现在我很满足。
我们班的同学都知道我喜欢她的事情,上课的时候问发展情况,我说八字还没一撇呢。罗老师说晚上自习课给你放假,你去约会看电影,别让我看见你在教室。我们班同学七嘴八舌的给我出主意,总结一下:“你要买两张连号的票,最好是那种专门的情侣座,不要提前进入电影院,要等电影开场了再进去,这时候进入里面灯光暗,你就可以顺势牵着她的手了,买最晚的电影票,等电影结束之后你就可以带她去酒店了,去酒店时不要说我想跟你睡觉,要说我想跟你一起看明天的日出,说话不要太直,要浪漫”。现在回想起来我那些可爱的同学啊,可爱的老师啊,你们真可爱。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那几个令人感动的瞬间,其实我们从认识到分开也就两个月的时间,可我觉得这两个月时间很长,我们有过那么多的短信,我们有过那么多的回忆,光你的名字就可以让人回忆一生。还是说回感动瞬间吧,她第二次离校说是回了老家,过了一个星期,回来时心情很不好,成天带着个帽子低着头,无精打采的,怕她敏感我没细问缘由,上晚自习的时候她说没吃饭,我去买了一份麻辣烫带给她,她说不想吃吃不下,让我吃掉不要浪费,我随意吃了几口,麻辣烫的汤汁溅到了我的脸上,她坐在我对面看着我拿出纸轻轻替我擦掉了脸上的东西,眼里竞是温柔,周围都是同学,她没不好意思,我内心很温暖。有一天下午我接到了电视台化妆的活儿,拎着化妆箱刚下楼走出一楼大厅外,迎面看她跟另外两个女生同来,我走出两步站在阳光下等他们过来,她们快到我跟前了,她快走两步到我面前温柔的帮我整理被风吹起来飘扬的休闲领带,她的两只手在我领口拨弄,我就直直的看着她,感觉她比我身后的夕阳还要让人温暖。有一次我们出去塘沽外滩玩,也是唯一的一次一起出去玩,她因为衣服带的少,中间一朋友让我把外套脱下来给她穿,回家之后我感觉那件在她身上呆过重新回到我身上的衣服很有温度。
两个月还是过去了,她休学了,我再也见不到她,发短信也不能及时回了,有可能几天之后才回过来一天短信,除了想她还是想她,但我并不痛苦,可能是从一开始就知道不可能,而过程也没有刻骨铭心才不会让人痛彻心扉,认识她的时候快要到初秋,她离开的时候正好是仲秋,那几天我发了“清秋最是离别多”的短文心情。
从喜欢她开始我就知道有一天会离别,只是没想到来的那么突然、那么决绝,按课程算还会有两个月的交集时间,就算提前分开也得有个告别、送别的缓冲时间吧。好在她留给我的大多是快乐的回忆和些许的遗憾。在别人问我喜欢她吗的时候,我也在内心问自己,我是喜欢这个人呢?还是因为年少寂寞对异性的天然好感?我清晰的知道我的答案不是喜欢,是爱!是比喜欢还要深的那种喜欢,是你不想把她的肉体据为己有只想看着她幸福就高兴,是你不在乎付出与回报只要看到她开心就开心,是你满脑子都是她再也不想多看路上其他女人的坦然,是你发现这世间还有一个人能让你那么爱这个世界,是让你明白错过她以后这辈子你不一定能遇上一个人能让你发现自己身上还有那么强大的爱别人的力量。
有这些还不够吗?
我走进了初级化妆班郑建红老师的课堂教室,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班,我偶尔会来这里坐坐,跟她聊几句。她问我:
“那个女孩呢?”
我说:“休学了”
“她不来了吗,你们分开了?”
“我们本来就没在一起,何来的分开”
她笑着问:“是不是受伤了?”
我说“是”
“没事,以后你会遇到更好的”
“除了她,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不知道从哪个电视剧学的台词,我觉得最能表达我的心情,脱口而出。
“呵呵,平时感觉你比同龄人都成熟,看来感情的事还幼稚的很呢”
“是吗 ?我说真的”
“以后你就会知道自己说这话多幼稚了”
“我相信你,但我真的这么想”我离开了初级班。
忙碌的结尾学业,电视台的化妆工作,其他化妆活动都进行着,跟安晨去录制红歌现场,跟程树美一起去海河剧院,跟冯金钟去塘沽比赛剧场,忙碌着毕业的事情。
反过头来说说生活吧,开始入学我把身上最多的钱都交给了学费,剩余了一些生活费,这一年将没有收入,交了学费我给家里打电话说了情况,准备倾听父母责备的教诲:出门不好好挣钱反倒花钱这类的。出我所料的是电话里传来了父亲关心问候,问我钱够不够,不够家里转点钱过来用。我说够了你们不要操心。来开始我跟同学一起吃外面十块的快餐,看着日渐瘪下去的口袋我改成吃公安医院食堂的八元盒饭了,口袋又瘪了一些,就吃路边五元的凉面,还在瘪,超市买了两箱泡面,我告诉自己什么时候吃吐了就不吃了,结果最后一包吃完去上厕所,进去就全吐出来了。
置死地而后生,人有时候就得破釜沉舟勇往直前。
季秋的寒风带着残零的几片树叶飘飘荡荡,在马路上迷茫惆怅不知要去何方,海河日夜不息的奔流过津,滨江道上的行人添上了棉衣行色重重。
我站在海河旁滨江道的路上望着前方,我毕业了!
哦,还没有告诉你们学校的名字,《天津名媛化妆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