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乐于与人聊天。
有时甚至聊到忘乎所以,面红耳赤。可若我们抛开那样一种深度沉浸的玄妙状态带给我们的心理效用不谈,一次聊场之后,有无所获也将成为一种似乎功利性的思考,这可能是新的想法,新的启发,是一点裨补缺漏,如果有收获,此聊场也才能剔除出“闲聊八卦”这一子集吧。
而我在聊天中,收获更多的,其实往往反而是由我说出的,也就是我在输出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作出的解释和想法反而是我之前没有意识到或者不甚清晰的。
在昨天(由于此文实际撰于10月27号,时间背景是2018年双十一前的运营准备),和负责我们产品运营的几个广告学专业的同学交流过程中,就是这样一种情形,首先是关于产品调性,因为要让她们(其中有人负责美工)设计logo和名称文案,于是我大致交代了我们的产品情况,就是双十一前作为服务型平台是为几个高校的现有的快递代领业务提供提供线上服务,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项目点,但是在获取初期流量之后才是我们真正的产品核心-----就是通过代领快递延展出普通用户代领,然后再拓展成具备社交属性的一款气质似乎比较杂糅的产品。
我对她们说,服务型产品,用户具备明确的使用目的,比如点外卖,团购拼单等等,所以它们叫“饿了么”、“美团”、“拼多多”。它们需要单刀直入让用户快速理解出自己是干什么的,通俗易懂,但是这样的品牌格调就不高(当然服务型产品本身就不需要所谓的高格调),而如果是社交型产品,特别是我们的目标用户是高校学生,这就必须要求其气质必须高于某一水平线,但是又不能远离众生,形容冷淡,于是这就要求设计要在地面和天空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我管这叫贴地飞行,同时由于我们是由服务进化成社交,所以在取名上希望相对抽象化一些,可以包容我们的两种业务,也便于未来的拓展迭代。
她们之后提出的运营问题是,想要借鉴类似美团饿了么的优惠券形式的用户裂变,但是是否要增加限制,让用户的每天助力名额限制,防止用户总只是给那么一部分人相互分享优惠。
我的想法是,我们和饿了么美团之间的运营目的不同,饿了么美团目前的优惠券推广,更多的是它们之间尚处于零和博弈,它们需要彼此争夺价格敏感的用户,所以需要长时间地持续使用优惠券形式,而我们的优惠运营,只是冷启动,希望把用户从0到1,而不是把他们从1争夺到2,所以说我们是短时长,高密度的推广运营,只要让用户尽可能地进行几次的裂变即可,不用考虑长时间的优惠互助的问题。
她们同时的担忧还有,用户这样裂变比较有局限性,就是一般也只能分享给那些同学好友,而我认为恰恰要限制,因为我们是具备线下属性的软件产品,所以我们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打法----要尽可能地向所有用户拓展,我们反而应该限制用户最好只向同校或者在我们服务范围内的潜在用户推广,这样的推广转化率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