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差异是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词语选择不当,结构逻辑混乱,沟通渠道选择错误,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相同的文化符号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等都是可能造成误解的缘由。与其埋怨世间知音少,不如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是我们的必学技能。
最基础的表达方式:总-分-结
定义:就是将你要说的话分成三个部分:你的观点,然后是三个要点(可以是案例、数据或者理论),最后是重申你的结论。
逻辑结构:观点-案例-总结
案例:我的理财课学习总结文章结构都是按照这个逻辑结构来写的。学到了什么——正确的理念、操作方法、我的案例——注意事项或者总结 。
应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可以应用在各个方面。这种结构在写作领域又被称为万能写作法。学会了它,在沟通领域就可以畅通无阻。
有效求助的表达——SCQA故事框架
定义:先说你要表达的事件的背景,用故事的形式;其次说明产生了那些冲突后果;再提出想要如何解决的疑问;最后给出答案作为回答。
逻辑结构:情景-冲突-疑问-回答
案例:我在开会时提出建议的工作汇报。先是讲述了一个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两种不同工作方式在工作场景中的应用。其次说明不同的工作方式导致的客户的不同反应。再次提出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最后建议公司组织不同领域的学习培训和相互交流,让大家相互促进成长。
应用:如果时间充足,这种目的清晰、有因有果的请求,让你更容易得到帮助。比如请同事帮忙或者向领导申请培训资金。
没有准备时的表达——钩子表达套路
定义:从与主题有关系的三个不同方面或者层次说起。
①时间钩:过去、现在、未来;前期、中期、后期;
②关联钩:与你的主题有关联的事物,比如公司、员工、客户;老师、学生、家长。
③天秤钩:先说两个极端观点,再说自己的中立观点。比如太过、不及、刚好。
④调焦钩:你的观点表达根据需要变大或者变小。比如,广东、中国、亚洲;个人、公司、行业。
案例:我对《草木有趣-跟着二十四节气一起过日子》解读的评价文章,就是按照上班、下班、睡前这个时间钩的顺序进行的。
应用:建议用在一些你能有准备,突然需要发言的场合,需要一点急智。
用时最短时间的表达——电梯演说套路
定义:是万能写作法的变形,为了让你的证明过程更有说服力,所以增加了数据支撑。
逻辑结构:共识问题——核心观点——证明观点——量化支持——解决办法
案例:我还没有实际应用过,主要是我对量化数据不是很敏感,万一说错了更糟吧。
应用:最适合在电梯里遇到大领导问起你最近的工作业绩的情况了。采用这个方法,无论多复杂的项目让你都能在1分钟内说完。极短时间里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
说服别人时的表达方法——RIDE说服套路
定义:先说不采用你的意见会有什么风险,让对方有危机感;再说出你的建议能够得到什么利益,与前面风险产生对比、提升你的建议的收益;你的方案有什么不同,让听者耳目一新;最后说出你的方案的负面效应,增强可信度和周密性。
逻辑结构:风险-利益-差异-影响
案例:我劝说妈妈去做身体检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沟通方式。原来的老邻居xx去年因为癌症去世了。我认识的朋友的妈妈因为没有及时体检查出来就是晚期,治疗费用有几十万。我找的这个体检套餐花费只有别家医院的二分之一,但是设备更先进,医生经验更足。帮我同事的爸爸提前检查出来隐患,省了一大笔钱。他家今年让自己的父母和丈人、丈母娘都去体检了。大家一起团购省了好几百。缺陷就是得工作日去,需要请假。不过,妈妈你请假只要和别人换班就行了,也不扣钱。
应用:想让对方采用你的方案,就可以用这种沟通方式。短短的四个逻辑层次蕴含了对比、反差、降低心理阈值等心理学原理。
学习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1E_OOLbqfknDsEHt4g-P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