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二模考试给教师的启示

昨天市二模考试结束,对二模试题也进行了研做和总结,总体感觉良好,难度不大。但是今天有对23题有了新的认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题难度系数很大。题干中“先行先试”是典型的普特关系,对应自然选择①,这恰恰错了。这是最大的干扰项。我也不得其解,翻阅课本,与同事交流,请教专家,终于明白其中原委。

先来一起复习一下基础知识: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普特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本质,区别于其他事物,一事物发现不同阶段也具有特殊性,矛盾双方也各自也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没有任何纰漏。相信这也是大多数教师的思路,甚至怀疑此题出错了。其实不然,问题在于把原理与方法论混淆。普特关系要求我们做到二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我们学习普特关系的愿望,不代表所有普特都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此题启示我们,治学必须要严谨,对知识要深刻全面的理解,不能大而化之,笼统掌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