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拼音是mó fǎng,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可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外部模仿和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
------------百度百科
百科里将模仿作为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有事实验证过的。
比如企业界国内模仿大家——腾讯。从最经典的QQ讲起,都知道QQ脱胎于ICQ,但却后来者居上。最初的QQ还叫QICQ,只是众多模仿者中不起眼的一个 。再看看 二维码、微信红包、移动支付以及WeGame。每一样都有抄袭的痕迹。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腾讯一家独大。
再比如商品行模仿秀——手机,多少山寨苹果充斥市场,多少手机商打着自己的品牌模仿苹果的外观设计和手感?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国内手机遍地开花。
再看看影视界模仿, 尤以综艺为盛: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蒙面歌王、我们相爱吧、偶像来了、挑战者联盟、真正男子汉、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这些个综艺要么模仿、要么买版权、要么抄袭韩综创意 ,模仿到现在,看看明星们有多吸金你就知道这个产业带来了多大的利润和资金流动。
大到国防工业、企业行业,小到我们一个个个体,也在模仿。比如一本本成功学的书,都是在教我们模仿哪些对象和行为,记得看过的一篇文章讲到职场新人如何快速成长时,就提到光靠自主学习,查资料、听课、请教别人,作用都是有限的。最好的策略是模仿,找一个优秀的、信息披露充分、资源相匹配的对象,进行模仿。但模仿本身是有门槛的,大家要知道模仿的目的是什么,怎么选模仿对象,哪些内容是需要模仿的,如何控制模仿的风险。
与此同时, 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你或许认为自己从不刻意模仿对方,但仔细回想一下,和一个人聊着聊着,自己说话的语调是否会和对方有些相似?是否会一不小心蹦出几句对方的口头禅?亦或是当对方微笑时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
但有些企业模仿的成功,而有些却抄死了,就如同有些人模仿别人快速达成了一定成就,有些人却失败了一样。 所以要注意模仿和仿效的区别。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即仿效,只学皮毛,不懂精髓,关于这两者《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里面里佐拉蒂教授给出的理由很明了:
在解释模仿和仿效的区别时这样谈道:假设一位wang'qi网球教练为我们展示如何握住球拍,如何正手或反手击球。这里包括抓握的动作,即如何持拍,还有手臂“开合程度”这个姿势,如果你想提升球技,就需要以特定的方式完成这些动作,而不能是其他方式。出色的学生会模仿,愚笨的学生则只会仿效,比如握拍握的很差,无法正确打开手臂,持拍位置很低,等等,他完全明白应该做什么,但却做不到。这就是模仿和仿效之间的差别。
在《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中,尼奥利通过对话里佐拉蒂教授从神经学角度给我们展示了模仿的科学解释:
模仿,归功于镜像神经元。通过镜像神经元,人类可以通过xiang'x想象自己亲自体会的方式来“阅读”他人的行为,用这种方式达成人与人之间姿态行为的共享。我们在观察他人时会将他人置换为自己,就好像在镜中注视自己。从而达到共情。
同时也指出了模仿的两大要素
要达到模仿的效果需要两个方面参与:一是智力水平,而是yun'd运动系统;智力水平预先写入行动中,而运动系统对其进行理解。皮层组织运动不是先前倡导的机械化的三个阶段:感知,在感受区分析刺激;把加工不同的感知类型联系起来;执行动作。而是变化为复杂的可以解决运动目的的结构,引用“马克 让内罗德”的话,没有运动系统参与的简单视觉感知只能决定行为者运动的视觉层面描述,不能为该行为的内在组成部分提供精确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时我们理解行为的本质,即行为的目的与实现方法的重要一环,因此正式有了运动系统的参与,我们才能达到共情的状态,理解行为的本质。
书中对镜像神经元,共情等的解释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热门的机器学习,其中稀疏表达模型也是通过构建一个由大量元素构成的原子库,然后通过加入刺激(特定信号),诊断输出(加入惩罚项)来达到机器学习的目的。从《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一书中也可以看到,神经学科学家们探索的知识对其他科学相辅相成的作用。这个层面上来说,现代科学家们正在挖掘人学习的本质,然后授予机器,但机器离共情应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一书中的里佐拉蒂教授,他多次斩获国际荣誉,是近三十年中革新了脑科学的精英科学家之一。印度裔美国科学家维莱亚努尔 拉马钱德兰甚至将他发现的镜像神经元的重要性与DNA的发现相提并论。但书中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镜像神经元及相关研究稍显杂乱。适合有时间,日子恬淡的人士阅读。
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 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