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的定义是“小微电商”,强调的是互联网个体户具备的巨大能量和潜力,不局限于微信。
寄居微信生态的“微商大佬”,他们是如何实现兵团作战,动不动就收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的代理,流水过亿?
他们凭什么架构一套比传统企业还庞大的组织架构?
是什么样的凶猛玩法让他们站到了微商的食物链顶端?
市场基础
国内网民基数大,基本素质普遍偏低,互联网玩家意识薄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发布厅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
跟网都不会上的另外一半国人来讲网民已经算“精英”了,然而这批“精英”也不过尔尔,能有互联网玩家意识的更是凤毛麟角。对于有能力架构一套玩法的互联网玩家来讲,随意做点啥都有大块稻田收割,互联网用户是互联网玩家的猎物。
互联网玩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互联网有一定认知意识到它能用来赚钱。
此外不得不强调一个微商头子最爱的群体——宝妈。所谓宝妈也就是宝宝的妈妈,也即是家庭主妇。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体的普遍特点是,一有大把时间,而时间放到互联网上就是流量;二,是长期脱离工作学习思维简单,容易被驯化说服;三,掌管家庭钱袋子,具有一定购买力,同时作为女性对消费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动。
这一两年绝大部分产品都是奔女性市场去的,尤其是宝妈群体
最后,每一个宝妈都仍残存生而为人的骄傲,尽管赋闲在家,却仍旧对拥有一份体面的收入撑起半边天充满向往。当有一人鼓吹互联网成功学分分钟逆袭(而互联网确实具备这个魔力),哪怕是飞蛾扑火,她们也愿意一试——呆家里不动一定没指望,搞一搞说不能还能突围,就算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啥那个笑道最后的不能是我?
传统产业网络营销缺位
不露出信息,你就不存在,这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一些线下牛逼哄哄的企业在线上却是默默无闻,能上线一个“风雨飘摇”的简陋模版网站都能算互联网意识超前了。
这无形中给长期混迹互联网的玩家洞开了一个天大的机会窗口。大批互联网品牌崛起,攻城略地占领了不少产品类目的坑位,例如雕爷的精油,三只松鼠。
借助贴牌代工,懂推广会营销的互联网玩家们如鱼得水,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一批人掌握了“微商”这一逆袭传统产业的邪魅打法。
互联网信息壁垒
信息的无限丰富选择的无限多样,对于缺乏洞察力的绝大部分网民来讲反而像遁入了一个信息迷宫,碰上几次壁就迷失不前开始消耗生命。迷路了并不意味着改善自己处境欲望的消散,如果突然有那么一个人跳出来,信誓旦旦愿意带你装逼带你飞,加上诱惑够足,不少人会选择缴械投降。
信息壁垒同时给了互联网玩家辗转腾挪的余地,实际上,他们主推的产品在市面上其实已经存在,他们甚至对产品的品质没有任何的精进,为了利润空间,往往只寻找最“合适”的产品,而非最优质的产品。不管是阿胶糕,青汁,还是各色其他物品,好东西已经在了,但缺乏露出,好酒巷子深了,没人闻得到。(突破信息壁垒,或者说信息差,就要用上网络营销的打法)。
渠道即终端
微商选品是个非常大的学问,针对渠道量身定制是第一要义,高复购是第二要义,在高复购的基础上追求高客单是第三要义。
渠道即终端的意思是,卖的产品最好代理就能自我消化,当你有上万,甚至数十万的代理,这本身就是一张巨大的销售网络。卖东西赚一波钱,将卖东西本身包装成“项目”收代理又能赚一波钱。这套玩法还自带扩张属性借助微信生态的社交网络裂变。
代理是无底薪还得给你钱的“员工”。
“你先买一个试试,自己用得好了再买一个疗程,当你真正受益了,可以代理我们的产品,把好东西推荐给你的亲朋好友。”
关于高复购某“微商大咖”如是说道——“永远只做“永远医不好,但永远要一辈子都要吃的保健品,如肝炎、糖尿病等都是不可能断根,但需要几十年一辈子都要吃药的病,重复购买率极高,抓住一个客户,就可以“敲诈”他一个人一辈子几十万元上百万”(莆田系也是这个思路)。
关于高客单,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