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老师
家长朋友们,晚上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李丹。昨天我们分析了惩罚造成的四个后果,并且我们也能够对照着自己的行为有了很多的思考,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既不娇纵也不严厉地对待我们的孩子呢?
今天晚上我带来的第三讲:如果既不娇纵也不严厉,那怎么办?希望我们一起交流,共同分享。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坚持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能力。
当我们采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试想一下我们的孩子得到的是什么?是外在的控制,是我们自己在为孩子负责,并不是孩子自我的控制。
大家知道我们经常采用的过度控制的方式是什么吗?要么奖励,要么惩罚。我们似乎在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然后给予惩罚,此时你觉得是谁在承担责任?显然是大人!那么,当大人不在场时又会怎样呢?孩子们依旧没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像我们经常说到的,我坐在他身边看着他写作业,他还能勉强安静地坐着完成,只要我一离开,他马上开始各种动作,现在我们是否也找到原因了呢?
因此,正面管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订的规则。孩子在参与中才能领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下面我分享一下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我们大家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符合几条?可以回应一下哟。
正面管教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符合这四条标准。第一条标准——和善而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我还是想分享一个我在管教两个女儿的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方法。
大宝6岁了,二宝3岁。这个假期的家庭氛围,可想而知,相爱相杀的场面每天都在上演,这个时候“超级法官”就附体了,老二的性子要比老大烈一点儿,而且二宝这个年龄看见姐姐玩什么都想抢过来,两个人正在玩得high时,只听见老大一句:“不行,不能抢姐姐的东西。”老大的话音还没落,就听见老二一声惨叫。等我赶到时,那场面真的是很生动啊,老大搂着东西喊着:“不许你动我的东西。”老二伸着手指:“姐姐咬了,姐姐咬了。”
这样的场面,我们一点儿也不陌生。虽然我身体一个声音在呐喊着:不要冲动,冷静。然而一股洪荒之力却喷涌而出:谁让你抢姐姐的东西的!再扭头看着老大:再怎么样能咬她吗?一声怒吼,看似两个人都委屈,场面得到了控制,那也只是短期的效果呀。(我们在第一讲的时候谈到过这个概念。)
在学习正面管教的方法的过程中,我也是在不断地尝试,有一次同样的画面上演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第一步,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又一次因为一个小玩具两个人闹起了矛盾,我并没有理会老二,而是对老大说:“妈妈知道这是你先拿到手里的玩具,妹妹看到以后就想拿走,确实不对,妈妈理解你。”
第二步,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我对大宝说:“你老妈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啊,我拿着什么东西,你小姨呀,你舅舅呀,都看着我的东西好,我想你跟妈妈当时的感受是一样的。”
第三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其实吧,你和妹妹都是妈妈的小宝贝,我们家的玩具呢,也是一起分享着玩的,你说是不是呢?”大宝听到这儿以后,心情也平复下来了,她已经准备把手里的玩具给妹妹玩了,但是看着表情却并不是十分情愿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这样的沟通,就是在引导孩子我们是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进行的沟通。
第四步,于是,我们就开始商量对策:“当再次遇见这种情况时,可以先让她拿着,然后去拿一个其他的玩具去跟她替换一下,而且跟她替换的时候,你最好能把这个玩具的优势告诉她,让她心甘情愿跟你交换。”
大家要注意,这第四步也正好是我们在教给孩子社会和人生的技能,遇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技能,这点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就是这样的,你足够地关注她的心情,她的情感,就会很容易走进她的内心。养育孩子,并非易事,友善地面对她们,让我们的一举一动营造出这样一种彼此关心,彼此尊重的气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