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翻看自己的简书首页,发现累计字数已经70万+,不禁油然而生对自己的敬佩,时间真像是一张巨大的网,把我们的每一部分都编织在这张网上,到最后不管我们记得不记得,印记都不会磨灭。
吃完饭,还没收拾厨房,就决定拿出电脑,安静的坐下来,要说还有什么想说的,其实倒真的没有,断更两天,忍不住又要检讨一下自己,然后按照这两天学习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知识,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行为,营造一个“场”,专门盛放无法停止的思维。
就像此时端坐在桌前,守着电脑,心无旁骛,不管是否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文字,先给自己一个习惯性暗示,一连串动作就相当于对自己发出的暗号,接受后就不再任由行为散漫,对的时间对的地点要做对的事,就这么简单。
因为总是不由自主要讲道理,生活中是,文字中也是,思来想去这是病,得治。
谁爱听这些没啥用的道理?现实中更有用的不是干巴巴的道理,是我们的实际行动,这也是我接下来想要调整的方向,比如坐下来写字,隐藏着更大的好处就是,不仅仅能促进自我成长,对于我的孩子而言,这也升华到言传身教的高度,用行为影响她一定比用语言教育她更好。
说的再多,再好,都抵不过真切切的实干,没有体验的道理并不能够指导人生。
好比我们学游泳,看过的教程讲解的真是非常详尽,我们也都能听懂,完全理解讲到的每个动作要点……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我们真的能直接参加游泳比赛,为什么呢?对,我知道你知道答案,很简单,能真正让你掌握游泳这项技能的并不是我们听来的理论,而是我们在水里把理论千万次的练习,最终游刃有余。
这几天一直在学习制作美食,看配方的时候,所有的汉字都认得,组合成的每一句话也都能理解,等到自己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一个环节不仅需要步骤教程的指导,更需要边做边体悟的细节处理,而往往最终美食做的是否成功真的不在于步骤是否出错,恰恰更多是能否把细节处理的更好,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练习,就真的很难做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总能听到有这样的事情,同一个食谱,同样的厨具,不同的人烹饪出的食物会具有不同的味道。我在想,这就像是写日记,如果有一道我们谁都违抗不了的指令,要求我们每人每天必须要写日记,那么,尽管我们可能是同事,可能是夫妻,可能是父子母女,所用到的汉字都是那么多,最终每篇日记的内容也绝不会相同,你看,这差别既有趣又无可避免。
其实,写日记这件事跟做美食还有另一相同之处,食材就那么多种类,特别是常用的食材,更是屈指可数,所以每天创新是非常考验人的。日记也是,我们心中熟记的汉字就那么多,常用字词同样屈指可数,每天写每天记,更是非常考验人的。
难免有重复是吧?难免有相生相克的矛盾是吧?没错,这种创新乏力的情况是一定会出现的,甚至会成为做这件事的常态,那怎么办呢?会不会更容易放弃?会不会不想接受创新乏力的自己?会的。
所谓的瓶颈就是这样,创新的能力在某一层面受到限制,暂时无法打破被局限的窘态,想逃跑也是最常用的应对方式。
记得一位老师曾说起过自己坚持做了四百七十天的花式早餐,她说,一件事坚持21天其实很容易,一咬牙就到了,最难的是面对21天后的漫长,我当时就特别认同她的这一说法,两年前开始坚持日更的时候不过就是一时冲动,最初的时日并不觉的有多难,再借助急于证明自己的短暂的动力,高调开启,然后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沉重慢慢体现出来,常常会因为不知道写什么而落不下笔,最艰难的时候是要在电脑前坐上三四个小时,为了保证日更,为了不错过午夜凌晨前的打卡,这件事就让自己承受了更多的压力。
寄希望于21天养成一个习惯的理论,这无疑是好的,21天咬咬牙过去了,而我的目标是365天日更不间断……也就是剩下的344天要靠21天养成的习惯来维持,实际上显然不可能。
用我两年来坚持写字的经验来总结的话,习惯仅仅是一件事做成的主要因素,但绝不是全部,也不是最主要的那部分,比习惯更重要的是我设定的做这件事的标准。符合自己的实际,就能做下去,不符合就做不下去,尽管习惯养成了,对于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事情,也仍然无法长久的继续。
当然,这个标准的制定首先是对自己的了解,太多我们认为的疯子其实不是疯子,而是他们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他们也不是盲目的,只不过我们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不适用他们罢了。
还有一点,任何一件事的标准都是可变的,通常成为习惯然后追求的东西都会在我们的内心暗藏了这样的逻辑:习惯越显著,成果就越显著。然而这个在现实中真的未必,习惯是养成了,但这绝不代表成果也跟着形成。
想的越好,期望越高,21天后的日子就越难过,面对难过我们最长采用的方式就是拖延,结果就不用再描述了,拖延又会演变成逃避,甚至厌恶……
我们身上所有的动力都是需要呵护的,让它们在我们的人生中发挥更有利的作用,就不要把它们吓跑。
别盲目的追求习惯养成,更多关注自己的实际,如果想长期持续做一件事,标准就比习惯更重要。毕竟带给我们驱动力的不是习惯,是喜欢背后与标准有关的那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