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大的变化是爱上简书,每天我有大把的空闲时光放在这里,要么写要么看,总之有各种收获。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砍柴大大组建的666日更群,每日一篇666字以上的文章,今天是第164天,一天没断,写文已成了我每日必做之事。
我写文的初衷是记录、分享、觉察自己,不负时光。意外的收获是遇见一些同频的简友们,一个人前进有时候会落寞退缩,一群人一起就会互相鼓励,继续前行。
关于育儿的话题,关于自我成长的话题,关于阅读的话题,还有故事的分享。。。。。。
“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简书里的相识让我感受到真实,很多的内心独白,是他人的,也是有我的影子。
“知易行难”主要是在育儿的话题上让我觉得不自信,怎么一动就火了,说好的做个淡定从容的妈妈呢?说好的包容呢?说好的信任呢?。。。在远的面前,我的内心瞬间会变成孩子,心智还没她成熟呢。(掉汗中)
为何妈妈这个角色让我时常诚惶诚恐?恐惧、无力、愤怒、冷漠。。。当然也会有喜悦、自豪、充满了爱与平和的时刻。
我在恐惧什么?无力什么?愤怒什么?冷漠什么?。。。是我作为孩子时,当时的体验?!
恐惧从小到大父母时常争吵,无力改变他们的状态,愤怒的是父母是大人成人怎么不知道如何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呢?冷漠是被忽视的体验,父母整天有吵不完的架,干不完的活,哪会关心到孩子脆弱而敏感的心。
这是我的体验,在孩子的面前真实的在呈现,这实际也是我潜意识的需要和吸引?我在重复原生家庭中的情绪模式?
作为妻子的角色时,曾经我和春的互动模式也是爸妈相处的模式:争吵、压抑、悲伤、指责、抱怨、讨好。。。。。。当我改变了模式变得:有勇气、主动时,和春的互动模式在发生变化,变得:信任、理解、关心。。。。。。
昨晚和春说一起出去散步,他回应我把快递发了就陪我一起。那一刻感受到了尊重、接纳和支持。
“知易行难”,为啥在远面前我要不断体验她是“家长”我是“孩子”的状态呢?
是有一个充满了恐惧、无力、愤怒、冷漠而又有嫉妒心的自己需要被看见,这才是这个模式不断呈现的意义。
16:25补充
我心目中满意的妈妈角色是什么样子的:
1.身心健康,自我价值感高(提升空间广),性格温和而稳定,爱笑;
2.有主见,有经济和精神独立能力也有适度依赖信任伴侣的能力;
3.爱学习,视野开阔,心胸豁达。
4.动手能力强,比如烹饪,比如家务整理能力。(提升空间广)
目前先想到这些,这是自我的期许。或许在远心里,完全是另一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