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什么?有人认为它是又大又耀眼的金块,有人认为它是又轻又薄的纸,还有人认为它只是一个个枯燥的数字。但不管如何,都有人为它而苦恼、而紧张、而高兴、而轻松。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一张“钱网”之中。工作需要拿薪水,收入是必须的。没有收入,很难有支出。也就没有流通和消费。因此,了解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如何演变等历史,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钱币里的中国史》就是一本讲解中国钱的历史的好书。
本书作者清秋子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多部文学作品。《钱币里的中国史》是他的普及历史之作。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三千九百多年的历史,与钱息息相关。而这本书所讲述的就是这段离不开钱的历史。
钱是怎么来的?据说从神农氏开始,民众用物物交换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然而,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便,使得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更加方便和普及的东西来成为物品的度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适合当货币的东西,本身需要具有较高的价值,来源稀少,耐用,易于保存,便于携带等等优点。有人认为贝壳曾经是钱的代表之一。从汉字中带“贝”偏旁的字,大多数和“财产”和“财经”有关,但贝壳的地位最后被金属货币所取代。不仅中国,全球也是如此。
伴随着天下一统,秦始皇也推行了统一的货币。“秦半两”是这个时期的官方货币。其外圆内方的形式,就此成为统一币形,直到清朝灭亡。另外一位对中国货币做出重要贡献的雄才帝王是汉武帝。他在公元前113年,收回铸钱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币,就此,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铸币厂诞生。”五铢钱“的模式,延续了739年。
汉朝末年,王莽接受禅让成为皇帝,他的新朝也推行了一套自己的货币,首先是”五物“,也就是金银铜龟贝。其次是”六名“,黄金、银货、龟宝、布货、泉货、贝货。第三是”二十八品“。严重干扰了货币的正常规律。造成了经济的紊乱。多少也导致了新王朝的迅速崩溃。但是,王莽所推行的赊贷政策,大力开展了信用贷款业务,让没钱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通过借官府的钱来发展了生产。然而这并不能挽救新朝。
东汉之后分三国。三国的货币也很有意思。魏国所使用的还是五铢钱,维持了货币稳定。而蜀国的货币,则是将正在流通的货币贬值,将财富收归朝廷。孙权的吴国,也是使用大钱,搞货币贬值,实不抵值,增加国家财政而减少百姓存款。这显然并不符合经济规律。
随后就是分裂的南北朝、一统的隋唐,半壁江山的两宋,还有大一统的元明清。不同的朝代拥有自己不同的经济政策。这读起来也是别有趣味。通过阅读这本《钱币里的中国史》,使读者们更加了解了中国钱币和金融政策的发展历程,从而帮助我们洞察经济大势及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