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的姿态》—文言文教学

阅读者:刘艳青

阅读内容:文言文教学

1.文言文教学应该追求文言、文章、文化和文学的“四文”融合。

2.文言文教学“三讲”:讲重点,需要重点掌握,对文章理解重要的,具有举一反三作用的要讲。讲难点,即使注释了,学生也不一定掌握的。讲疑点,不同版本,不同资料,学生产生疑问较大的。

3.文言文讲解原则: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再讲,学生有需要再讲,学生存在分歧时必须讲。

4.如何避免串讲,那就是采用朗读,包括自由朗读和默读。

“四文”融合,统一共生教学案例:

1.在“言”的理解中解读“文”的丰富内涵

2.在思想内容的解读中落实“言”的理解

《出师表》,第一步,围绕“表”,理解文章意图。第二步,从文中读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大臣,解读“臣本布衣……”“先帝不以臣卑鄙..….”。第三步,解读作者和刘禅之间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抓住“老师”关键角色,“宜”“不宜”“愿”。第四步,理解诸葛亮与刘禅的父子关系,抓关键句理解父亲般的情感。第五步,认识刘禅的特点,“近小人”“赏罚不分”“言路狭窄”,抓关键句感受诸葛亮的责任感和北伐前的心情。

阅读感悟:语文学习中的文化渗透,最终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让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思维方式、精神品质得以延续和传承。语文学习归根结底要指向生活,因为我们培养的是鲜活的人,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习得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人生素养和生活质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