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的人文学科,而目前对认知最简单的描述就是:所见即为事实。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花儿为什么五颜六色?苹果为什么是苹果味?......
可能谁小时候都会有十万个为什么,但当我们学习、认识的事物增加,即使我们不知道怎么用科学原理去解释这些为什么,我们仍然可以确定的告诉别人:它就是这样的,因为我看见过、体验过、尝试过,我确信无疑。
如果说世界是一个无限大的圆圈,那么我们的认知边界就是一个有限的小圈。而组织成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所有人生轨迹,就是在这个有限的认知圈内存在的点和线。
那么把我们的人生轨迹压缩一下,它占我们的认知圈多大的面积呢?1%、2%或者5%?
古人说,其生也有涯,其知也无涯。大概就是这种状况了。既然我们的认知实际上如此之少,那么为什么我们却几乎感觉不到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因为只要我们生活在自己的认知圈内,我们就会逐渐掌握基本且必须的规则来满足日常需求。例如数学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大部分人都很容易掌握并能够满足生活需求。然而对于真正的数学家而言,四则运算恐怕连入门都算不上。
心理学里面,把自我认知与实际现实之间的差异,就叫做偏见。这里偏见是中性的,没有贬义。
孔圣人的故乡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孔子的一个小弟子在院子里扫地,远处来了一个一身绿衣的年轻人,年轻人问他:“你是孔子的弟子吗?”
小弟子很骄傲地答道:“是啊。”
“那你懂的东西也很多喽?”绿衣人问。
“应该是吧。”小弟子虽然有些纳闷,可也不想让人小看。
“那我问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绿衣人接着问道。
小弟子一听这个问题,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不屑地答道:“当然是四个季节,这谁都知道。”
“不对,是三个季节。”绿衣人抢白道。
“你才不对,是四个。”小弟子也不甘示弱。
“那好,咱俩也别吵,找个人给咱们评评理,如果是三个季节,你给我磕三个响头,如果是四个季节,我给你磕三个响头,怎么样?”绿衣人出了个主意。
小弟子一听,满口答应道:“行,一言为定。”
恰巧这时孔子出来了,小弟子赶紧上前去问老师。
孔子上下打量了绿衣人一下,对小弟子说道:“确实是三个季节,你输了。”
小弟子一脸吃惊的表情望着老师,心里满是疑惑,可是也不敢问,只好乖乖地给绿衣人磕了三个响头,绿衣人这才满意地走了。
小弟子不甘心,终于问了孔子道:“老师,明明是四个季节,您怎么说三个呢?”
孔子笑道:“你没看到那人一身绿衣吗,他明明就是个蚱蜢,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你对他讲冬天,他能这么痛快地走吗?你呀,就当吃的亏吧。”说完,留下一脸茫然的小弟子挥袖而去。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超出自身认知范围的事情就是不存在、不合理的。
我们当然知道一年有四季,可是我们环顾我们自身周围50米范围内,你都能发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更何况是公司、故乡、城市等等。
如上图所示,我们的认知可以划分成四个象限:常识、盲区、优势、未知。
常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盲区是别人知道而我不知道的事情;优势是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未知就是你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如何避免认知带来的局限性呢?答案就在图中。为了扩大优势的面积,我们就要把横线往上移,竖线往右移,就像下面这样。
去听所未听的声音,去尝所未尝的美食,去读所未读过的书籍,去闻你未闻过的芬芳,去体验所有你没有体验过的感受,去见所未见的世界。生命不就该如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