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霸霸,一天一次深度思考,这是我的第023篇文章。
今天的文章有一点烧脑,但看完物超所值。
五一放假的第一天,看到微博和朋友圈里的人山人海,想想没能出远门其实也不错。
但这一天大半的时间,却让我感到非常的无意义。
上午家里人就叫我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到了之后,见到了各路姑婆,大家只是到房间里看了眼大限将至的爷爷,整个过程不超过2分钟,之后就在客厅里闲谈。
年轻的一辈人,由于自己的成长轨迹、见识经历和老一辈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往往并不会进行什么深入的交谈,只是礼貌性地应答而已。
更多的只是大人间的闲谈打发时光,这个时候对于我来说就显得特别的煎熬,想要找个地方看看书吧,但客厅里的交谈声实在过于嘈杂,微博朋友圈刷来刷去也就那些千篇一律的快餐信息,时间特别难熬。
老一辈人大多不像年轻人有这么快的生活节奏,在社会上的财富积累也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有事业心的长辈不算特别多,大家想要的更多是热闹,所以逢年过节总是喜欢一群人聚在一起。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维系固然很重要,但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只是干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家长里短,这个过程不免让人觉得乏味无劲。
不只是这种家庭聚会场合,日常的社交过程中,大多数人相信都会有在吃完饭后各自低头刷手机的经历。
这种时候,大家往往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结束啊,好想早点回家。
当我们的社交行为,受到约定俗成和墨守成规的惯性驱使,而不是来自内心的发愿时,就会感到特别的别扭。
想一想,以往为什么大家逢年过节的时候都希望在一起聚一聚?
在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的那个年代,大家各自的近况往往要见了面才知道,但今天,微信、朋友圈能让我们随时随地地知晓朋友的动态,除非对方刻意不想让你了解。
其次,父母辈是从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所以大家见面往往要好酒好肉招呼着,但这一代人得益于父辈的财富积累几乎不愁吃喝,饭桌的吸引力并没有过去那么大了。
第三,上一辈人的社交圈相对比较封闭,大家往往虽然水平高低不同,但大多还是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区间范围,因此也比较谈得来。
但今天我们随便找个同辈的人,虽然大家活在一个年代,但接触的圈子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喜欢追星、有的人喜欢摄影,有的人喜欢代码,这个时代更加开放,给了每个人更多的选择,但同时也导致志同道合的人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容易遇到。
说一个看起来有点冰冷的现实,大多数人最亲近的人,往往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而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迫于血缘纽带的社会传统,而不得不从参加一些亲戚聚会时,实际上就是一种“无意义惯性”。
我曾经无数次告诉自己,尽量别去参加这种无意义又浪费时间的聚会,亲戚关系并没有因为此变得更加亲近,也不会因为不去而变得更加疏远。
亲密关系的建立更多在于高质量的互动。
但这种“无意义惯性”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受到这种力量的牵引。
比如一个同事叫你下班一起去吃个饭,你本来其实并不想去,但碍于是同事,所以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结果整顿饭都没有你想要聊的话题,只能默默低头吃饭,吃得好不尴尬。
想要避免这种尴尬的境地,就必须要学会拒绝这种“无意义惯性”。
我们生活中会有特别多的“无意义惯性”,如果不懂得学会拒绝,就会像一个时间黑洞一样侵占你的生活。
不仅对于个人,其实很多公司内也存在着这种“无意义惯性”。
就拿营销传播来说,有许多公司看到别人开微博、公众号、抖音,就觉得自己也要来做一个,跟风模仿是一个特别常见的事。
花了大笔的预算砸钱做曝光,看似收获了一堆的曝光和浏览,但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对产品的销量、诱发用户兴趣、建设品牌美誉度起到任何帮助,纯属为了老板高兴和凸显自身价值做的表面功夫。
在持续这种“无意义惯性”时,你很难脱颖而出,它更多是一种机械的模仿,你不知道底层的原因和逻辑,无法因时制宜、随机应变的做出合理的决策。
在互联网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国内的品牌是稀缺的,渠道是单一的,这个时候大量的做品牌曝光可以极大的提高知名度,那个时候知名度基本上就相当于品牌,能极大带动销量。
但今天再去看整个市场环境,我们每天要被无数个广告进行骚扰,品牌纯粹地曝光刷个脸,看到你就觉得你烦,甚至为了曝光博出位的营销案例也很多,都是负分滚粗的节奏。
我们说很多人做事不用脑子,就是因为经常在遵循这种看似是惯例的“无意义惯性”。
包括这几年发展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行业,诞生了许许多多靠融资烧钱的公司, 但这一段像腾讯阿里这样的公司在投资上都越来越谨慎了,一家公司更多还是要回归到商业本质,能带来正向现金流产生价值回报的公司更加受重视,纯粹靠融资烧钱抢占市场份额的行业思维惯性并不合时宜了。
我们能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对自己的人生掌握多少的主动权,而拒绝“无意义惯性”就是在帮助我们夺回人生的主动权。
拒绝“无意义惯性”是从理性思考事情背后的本质开始的,有很多书里都总结了各种的思考模型可供参考,比如5W1H、六顶思考帽、SWOT分析等等。
而我自己在思考一件事时,目前更多是依赖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考模型和方法论只是提供了一个最为精炼的框架,让你能以高效率实现一件事。
而思考的习惯,思考的能力都必须通过实践培养,这是模型和方法论无法解决的问题。
举个例子,思考模型和方法论就像游戏的技能,而技能的威力取决于你的基础数值和技能等级,这两个东西是日常刻意练习后才能获得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暂时没有用太多的模型方法来规束自己的原因。
但即便你能思考清楚,在行为层面也依然会有现实的阻碍。
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样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当你不按惯性思维做的时候,许多人会质疑你,反对你,认为你是个离经叛道的人。
如果用头头是道的大道理反驳,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脑子抽了,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也是处理“无意识惯性”最麻烦的地方,来自外部环境的阻碍。
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无法被人拒绝的正当理由说辞,例如谎称自己生病、有急事,来让自己的行为可以避免进入“无意识惯性”的模式。
不然,可能即便你心里清楚,但仍然在行为模式上遵循守旧,这种认知与行为的分离,会极大消磨一个人的心力,除了多增加心里的后悔没有半点作用。
所在这里你会发现,知道是一套逻辑,做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套逻辑,只有两套逻辑完全能做到,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避免陷入这种“无意义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