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梦碎
暑期的最后一天,美国上一届总统,奥巴马的《开学第一课》,“网红”了。内容就是要大家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而奋斗。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学习难,学习苦,在中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习更艰苦!所以,才要拿成功人士奥巴马,来给你们煮一碗心灵鸡汤。
我说同志们:八零后的莘莘学子,能戴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士帽子的童鞋,不容易啊!
我女儿有个同窗,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在我女儿的记忆中,他的读书一般般,属中游水平,然而高考却岀人意料的考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这可是高等学府的塔尖,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他成为同学眼中的学霸,学校,老师以他为荣,在八十年代初岀生的独生子女中,他是佼佼者。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的一只脚已经踏入doctor的队伍,也将要实践了他父亲的愿望和自己穿上白大褂的梦想。他的梦想到不是来自古人的启发,而是来自他父亲的一场大病。
听我女儿说:“他直升高中后,还来不及放松一下,就陪父亲在医院里度过整个暑期。
目暏着父亲的整个治疗过程,对医生的感觉是五味杂陈。父亲总是对他说:儿子你要是医生就好了,父亲我也好少受很多罪了。
儿子对管病房的护士到心存好感,有种蒙蒙胧胧暗恋的感觉。”
我女儿说到这里,我也大概明白了这位同学能考进复旦大学的原委了。为了实践自己的梦想,人的潜能真是不可估量。
我想,对于考过大学的学子来说,对于我们陪伴儿女参加过高考的一代人来说,每天挑灯夜战,悬梁剌股,这种艰辛和付出,不是一句潜能不可估量就能带过的。从这根独木桥上摔下来,再也没有爬起来的何止一,二。所以,对莘莘学子,尤其是学医的,我一直是心怀敬仰。
一晃我女儿也大学毕业,结婚成家了。有一次我女儿无意中说到,这位同学在一家医药公司做药物代理。我感到很诧异,听说当时你们这位同学读的是临床医学,怎么会去卖药呢?我女儿说,她也不清楚。我说,做药物代理,还要去读复旦大学医学院吗?这肯定不是他的意愿,肯定另有隐情。做医生是他梦寐以求的目的,而不是做药物代理,卖药赚钱。眼看就能实现的天使之梦,梦破碎了,多可惜!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不是医院岀了问题,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有问题了。
有一次我们卫校同学聚会,我特地向一位在医院做领导的同学反映了这一情况。他跟我说:“你真不领行情,现在上海各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没有关系根本进不了上海的三甲医院,研究生也难说,愽士生还要看导师。”我无语了,我找到天使梦碎的答案了。看来奥巴马煮的心灵鸡汤,很有可能水土不服。
一个童鞋天使梦碎还问题不大,如果是童鞋们不再做天使梦,就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