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儿子的外套拉链开口外,其余都在我们的计划中.下午,不到五点,我们坐上来回老家的动车.
几乎每年,儿子跟着我俩,像候鸟一样,每年春节回老家过年.今年是个例外,改在元宵节前.从小就坐火车,练就了儿子一套本领:准备好钱,带上身份证,到哪儿都行.
应该是在刚两三岁时,长得特别招人喜爱.步子蹒跚,在我们座位周围来回看着,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流动的家.一位年轻妈妈看到他,大声地称赞:''你长得这么帅,妈妈一定很漂亮吧!"正在里面整理东西的我,听到后,都没好意思出去.
还有一次,儿子已经上小学了.卧铺车上,一位说话嗓门很大的男人,正坐在那儿吃饭.他一只手拿着只烧鸡,另一只手里是个饮料瓶,从味道和颜色看,里面装的是酒.儿子特别好奇,瞪着大眼睛,看着这个男人的一举一动.
这个男人也和儿子开玩笑,随后让儿子分享他的美食.儿子警惕地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我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担心里面有别的东西."童言无忌。那个时候,我不懂,其实儿子从小就是防御性极强的孩子.
再后来,儿子稍大点,上了火车后,他几乎不回自己的座位,在前后五六节车厢来回穿梭,靠在年轻小伙旁边,看人家玩游戏.每当火车到站,我和老公赶紧分头找人.
最近几年坐火车,儿子有了自己的手机,很少离开自己的座位.即使是离开,多数是老公要求他,到站台呼吸新鲜空气.
这次回家,儿子变化更大.他走之前,就吩咐我带上耳机,到了晚上七点,他要在火车上同步网络上课.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为了照顾我的假期,在儿子网课没结束时,我们就开始了回家旅程.所以,最后两次课分别是在火车上和回老家听.
儿子把座位前方的小板打开,当课桌.戴上耳机,摊开书本,拿出笔,开始上课.动车上的网络不好,经常卡顿,掉线后再次进去.儿子一直坚持把课上完.
在来回打水的间隙,我看到两个车厢,就儿子和另一个学生在学习.大部分人在追剧,打游戏,看综艺节目......时间是公平的,你的努力在哪里,你的结果就在哪里.
包括回家后的上课,儿子也是很认真,在一个没人的房间,安静地听着.
儿子在火车上学习,效果肯定没平时在家好,但我欣赏他这种自发主动地坚持,这是他以前学习上没有的.这也许会成为他超越其他人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