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是苏轼写给子游的一首诗。初读不觉如何,此时再看亦是看不出东坡先生当时的具体感受,但结合自身处境,细细品读亦又别有一番滋味。
我说这些从未有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评价芸芸众生的想法,自己没有那个资格,更没有那个德行。但人生在世势必像东坡先生一样有所追求,有所建树,斟酌再三还是要说一些自己的拙见,不免令诸位看客作笑谈。
东坡先生的遭遇绝对是不常见的,甚至有些离奇,既然老天爷能给他的人生安排如此奇遇,令后来文人倾慕嫉妒,一定有常人所不及之处。这里暂且不表,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
东坡先生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是感慨自己人生颠沛流离之痛,恨不能和弟弟子游朝暮相处,一个宋朝著名政客、文学家、诗人、宗教信徒,在中年时候早已看遍人生百态,体味其中酸甜苦辣,此中滋味,中年人也有所了解,但苏先生的豁达乐观却是世人所少有的。人生一世,确如南北纷飞的鸿雁,这里走走,那里停停,但终其一生,究竟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我们应该思考一下。
这里就不得不引荐一下禅宗思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究竟如何,你细品。(可参考南怀瑾先生《南禅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