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从学了时间管理,我一心想要提升自己,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样,激情迸发。加入了各种社群,购了很多微课,制订很多计划,每天像一个高速运转的螺砣。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觉得很充实,很高效,很有成就感。可是持续下来,由于排程太满,为了完成每天的日程,疲于应付。听课、看书、写字变成了完成任务,蜻蜓点水,完全来不及走心、消化。便反思这样排程般的生活,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状态?有点枯燥、僵硬、甚至无趣。
我真正想要的是愉悦、充实、富有灵性的生活状态。既不能无所事事,漫无目标,又不能为了实现目标把自己弄得像个机器人一样机械运转。
那怎么来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今天,我想好好为自己分析下。
02
首先,要冷静思考自己的目标,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目标要清晰,要长远,要相对固定,不能心血来潮,想起一出是一出,经常变更。大目标最好只设一个,大目标下可细分为很多阶段性目标。其次,按阶段性目标策划实现路径。要循序渐进,要可行,要有操作性,要灵活弹性,要结合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不能把每天的时间填得太满。第三,要落实。所有目标计划的实现,落脚点都在落实上。要按照实现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下去,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考验意志力的。第四,做好精力管理。良好的精力管理是实现目标的前提。不管你的目标多么远大,目标路径多么承上启下,有多么强大的意志力,精力不够,一切都无从谈起。甚至懈怠的时候,会以厌倦、拖延、逃避等形式瓦解你的目标,导致你功亏一篑。在实现成功的路上,牺牲在这种情况下的人可以说是前仆后继。所以于自己而言,必须要预防这样的情况出现。
03
目前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太多,读书、写作、跑步、健身、瑜珈、插花、厨艺、摄影、旅游、茶艺、心灵成长、禅修、书法、理财……数也数不过来。这些领域都想涉猎,可是时间有限,精力不够啊。尽管每天制定了计划,可是还是会经常在某个当下抓狂:我现在既想做XX,又想做XX,那么我现在到底该做什么呢?或者,手里做着一件事情的时候,脑子里已经在开始思考下一个任务的执行了。因为目标太多,我的思想总是游离着的,不能安住在每个当下。
所以首先必须精减目标。先对这些领域进行分类,哪些是自己想要重点要涉足的,哪些只是陶冶情操的。对重点涉足领域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坚持抓好落实,比如读书、写作、跑步,心灵成长,理财。对于陶冶情操的领域,作为爱好,在闲暇时不定期地关注下,不用投入太多精力,毕竟不需要成为这些领域里的专家。
第二,制定好分阶段目标。对重点涉足领域也不能急于求成,企图一口气吃成胖子。要一步一步来,制定分阶段目标,专注落实。首先,将这些爱好落实到日程中,每天坚持实施,固化为习惯就好。至于提升的问题,放在下一阶段去考虑,这样才不至于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第三,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在前一阶段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由于弦绷的太紧了,很容易疲倦,一旦疲倦,就失去了完成计划的意志。所以,经常有计划完不成的情况出现,产生了挫败感,挫伤了完成计划的积极性,甚至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整个目标失效。因此,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很重要。一是每天的计划不宜太多太满,要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在有限的计划中,专注实施。有人说过,当一个人把他的精力集中在某个点时,神明都会为他让路。二是坚持冥想和运动。冥想和运动是提升精力和抵抗拖延的有力武器,要坚持下去。三是饮食上不能太饱太油腻。适当的空腹感有利于精力充沛。四是注重仪式感。不要把生活中的一切当成理所当然,要学会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小确幸,多觉察自己的感受,调整好自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