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进行好的沟通,是多观察,而非评价

我们与孩子沟通时,需要注意“观察”与“评价”的不同:

观察,是用眼睛细看孩子的动作、神态,用耳朵听他说话的每一个字,去听懂他要传达的意思。重点是“看”和“听”。

评价,是把看到的和听到的,通过大脑加工,再加上自己的主观想法,得出的结论,重点是“结论”。它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不一定与事实本身接近,甚至相差很远。

不管是观察还是评价,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能读懂孩子,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能与孩子顺利沟通。

好的沟通,源于彼此的尊重。

观察,是据于实际情况的描述,更客观。与孩子沟通时,加上“我看到”“我听到”三个字,让孩子体会到大人是对事实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他的尊重,他就会放下警戒,内心自然靠向大人。

好的沟通,还要求父母要有同理心。

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把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先描述出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感受当时孩子的感受,此时,孩子会觉得大人“懂”他,他的内心,更靠近大人。

因此,好的沟通,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细心去观察孩子,以同理心去感受孩子,而不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评价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