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早上打开新闻,首条就是“90后养生花掉半月工资”。
2018年“双11”期间,返利网的数据显示“防脱发”“抗初老”成了90后养生产品购买的两大关键词。苏宁易购的数据显示,“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去年“双11”,保温杯和枸杞的销量一下子翻了两倍多,而这里面,90后 “轻养生”群体的贡献不可小觑——“近六成”。
90后,不到三十的年纪,按照我们的理解,“养生”是中老年人才会热衷于的事情。为啥年纪轻轻就如此看重养生?
“再不养生,自己可能随时会猝死”。
这是一位将自己工资一半花在养生上的90后的心声。
猝死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猝死定义为: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我们是一个不敢正视死亡的民族,说到“死亡”大家会觉得不吉利。可是,我们又很怕死,就像鸵鸟把脑袋埋进土里就以为自己全身都已经安全一样,我们以为不谈论“死亡”就可以远离死亡。
显然这不可能。
所以,伴随着90后没有脱单开始脱发的无限忧伤,他们率先在养生上开始觉醒。
这是件好事,因为毕竟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
02
对于很多年轻人,年纪轻轻就已经被腰椎、颈椎等疼痛与不适所困扰。很多人二三十年的年纪却是一副中老年的身体,哪哪都不太舒服,甚至还出现了以前老年人才有的“三高”。
很多年轻人,虽然嘴上说养生,甚至不惜重金花在养生上,可是,在生活习惯上远远不如中老年人对待养生虔诚。
敷着面膜熬夜
在家粗粮靓汤养胃出门烈酒龙虾
边吃辣条边喝金银花
穿破洞裤在洞里贴个暖宝宝
这被称为“朋克养生”,也被称为“嘴里的养生”。
养生这个事,并不像买件衣服、买个手机这样,只要花钱就能完成。即使将一个月的工作都花在养生上,如果不改变思想,付诸行动,那么只能是为养生产业贡献GDP。
03
我们开始思考死亡,往往从周围人离世开始。
昨天还是活奔乱跳的人,可能今天就已经永远都不会回来。
过年回老家,我们在离开的时候,一个邻居,小橙子按照那边的习俗喊“伯公”,还送了小橙子个利是,祝小橙子健康成长。还让小橙子多回爷爷家玩。
前几天,却听说了他突然离世的消息。没有疾病,突然晕倒,送到医院,医生就说没救了,就这样离开了。
因为这个事,其实也很惆怅。
不禁要问自己,到底活着的意义在哪?
在每天的惴惴不安中等死?
每天保温杯泡枸杞地养生?
不管不顾先活他个精彩?
等死,这显然不现实。人从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难道就啥也不干?这不是浪费生命了嘛?
按照养生专家的建议,做好各种养身的功课?且不说专家太多却没有多少靠谱,就算你知道的都是正确的,你能天天水煮白菜的因为养生而让自己无法享受生活吗?
不管不顾先活个精彩?身体总是会先感受到疾病和精力不足。今朝有酒今朝醉,不顾身体健康,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似乎是“自己作着找死”。
04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显然这几条都不太好。中国素来讲究“中庸”。也就是不走极端。
我觉得无论是对待生死还是养生都应该是这样的态度。不过分担忧,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顾。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一个好身体,才能享受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看淡点生死,保持更好的心态。
黄渤说,人最好的状态是“在半山腰”,向下看,我们感到满足,向上看,我们看到期待。
养生也是如此,讲究适度,不熬不需要熬的夜,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既要享受生活,也不能让自己肆无忌惮地大吃大喝,了解自己的身体,避免过度肥胖,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坚持下去,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
大道至简。
与其去找各种养生秘方,不如先做到我们熟知的几条:
早睡早起
不抽烟不喝酒
低盐少油
适度运动
保持好心态
思考100个问题:81/100,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