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略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点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点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重要的是,在这里,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我们也许会欣赏诚实、自由以及和平的价值。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
回想我的经历。
在生活中,最近的一次沟通不愉快是直接指责老公交朋友的事情。昨天晚上,他在门口的大排档和战友喝酒,其中有一个大家都不是很喜欢的人,喝了酒后,打闹得比较厉害。回来后,他表达了后悔。今天早上又发现我送给他的眼镜也打坏了。我很生气,加上以前我就一直叫他不要和这群人交往,我怒气很大。在上班的路上就一直指责他,他也没说什么,但是我觉得我的语言其实对他是一种暴力。我也知道应该更温和一点,有方法一点,而不是一味发泄自己的怒气。也许,关心则乱,也许自己修为不够。现在来对照讲解部分,我发现可以改进的是: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放下自己的立场,承认并允许他人与我们不同。
我应该首先,平复好自己的怒气后再开始沟通。承认他并没有在成长和学习中拥有我这样的好条件,好朋友,他的成长轨迹就是让他遇到那些人。
2.尝试从对方的工作环境、家庭背景、成长过程、性别、气质等角度进行换位思考。
如果我在他的条件下成长,也许并不会比他做得更好。
3.提出自己的具体需要,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和合作。
我的需要是,他在照顾好家庭的基础上,可以出去和朋友玩,在正常的聚餐环境下,内容也不需要告诉我。我希望他在家多照顾孩子,同时周末,我也想要几个小时自己独处或者去见朋友。
后来,我们在大家都平静的状态下,心平气和地聊了这个问题。最后我们在“求同存异”的情况下,找到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
最难的是在有情绪的时候先停止指责并能理性思考。
所以,还需要慢慢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