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来用电影来记录这样一种故事。因为在我看来,荧幕的作用是包装,是消解,是宏大叙事的载体与影视艺术的修饰与表达。而眼睛和心灵的触及,才是原真的呈现。于是,关于用影像记录的真实,都会以稀为贵。
就像是《冈仁波齐》。才知道,好的电影也可以平铺直叙,波澜不惊。
和之前相似,想用视听之外的感官体悟的电影,我都会一个人去看。不单单是想观赏影片本身,也对电影与内心所产生的思想共振有所期待,这部电影,有我喜欢的性格。因为老人心系一生去拉萨和冈仁波齐朝圣的心愿,晚辈们自相聚集,踏上朝圣之路,或是洗刷犯下的罪孽自我救赎,或是以信仰之名结下善缘积累福报。一路上只有两件事贯穿始末:磕等身长头和诵经休息。正如藏民本身,简单纯粹。遇见了一些人,也遇见了一些事,但不论在平常人看来多么重要的生活情节,如孕妇的生产、飞来的车祸、老人的离世,在这次远行中都淡然平和地发生和结束,不着痕迹。于是,相对于表现,我更愿意说它是一次记录,并且还有着公路片的线索感与叙事性。
看了一些影评,好的评价说法相似,也对很多抨击不太理解。一向对藏文化和藏传佛教深感兴趣,也曾近距离地被藏民的朴实与虔诚所打动,我看不出影片记录藏民的虔诚礼拜反应出了什么阶级剥削和教化愚昧,一个民族的个性是多种因素在很长时间中形成和决定的,信仰也许是一种情怀,但它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作用有目共睹,一个缺失信仰的民族拿什么凝聚人心?且不说信仰二字,真实存在的东西本就无需多言,电影的制作也是出于对藏民朝圣文化的尊重。这样的片子,是适应社会大环境的,也许能唤醒一些真实的自我,用同理心和他们产生共情,这就够了。我们需要几次泪目,几番思考,这部影片能提供给一些人这样的机会,就已是成功。
全片的灵魂,其实就是内心有所坚守,无惧生命中的无常。这是幸福快乐的生活一定要有的态度,和信仰无关。生而为人,一定不要忘记善良。
想写的东西很多,但大多还是情怀层面的东西,也有很多个人主义的色彩,所以就不做赘述。删删减减留下这么多文字,事实上还是自己和自己的言语。不过还是想把它们发出去,一切随缘。
某天之后,谁将踏上最纯净的自由之地,见天,见地,见众生。
最后安利一下朴树的主题曲,吼吼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