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江西九江人,渊明出生时阮籍,嵇康已经死了一百多年,当时东晋也已经建立了数十年,百年之间诗坛一直被玄言诗笼罩着,而且玄言诗越来越枯燥无味,成了老庄思想的注解。陶渊明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他的诗歌以自然之态横扫一切玄言诗,将人生哲理,田园生活,山水游乐全部融入诗中,使诗歌走向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陶渊明少时沉默寡言,二十岁的时候他本想仕出去谋个一官半职,在《饮酒》第十篇中他写“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当时是为了填饱肚子才想着去做官的,他年幼即丧父,和老母亲还有妹妹相依为命,身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需要一个谋求生活的工作。也许当时政局太过混乱,他并没有如愿以偿,于是他选择了结婚生子,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任祭酒一职,但是不久他便回到了家中,此后他又被征召为主簿,但是他没有去,也许这期间他没有感受到做官的快乐,如果不快乐还不如及时归去。
东晋的局势变化无常,后来他加入了叛军桓去的幕府中,桓玄为著名的东晋权臣桓温的儿子,桓温几次北伐都成功了,一度想取代帝位,后来南朝第一帝刘裕诛杀桓玄,于是陶渊明便成了刘裕的参军。如此几次的做官经历没有让陶渊明感受到做官的快乐,也许这不是他的人生选择,他对田园生活依然心向往之。随后他的妹妹去世了,面对妹妹的离去,他终于感受到了生命苦短,于是写出《归去来兮辞》,喊出了“不如归去”的口号,这句口号奠定了他一生的生命基调。也有人说陶渊明在最后一次做彭泽县令的时候,被都邮戏弄要求他整装待发的去迎接他,陶渊明说了一句“我不会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向你行礼的”,也许当时都邮的行为实在是恶劣,总之陶渊明不干了,这次事件是他终于选择隐居的理由,后来这种气节也成了很多士人所追求的目标。
陶渊明从四五十岁开始一直隐居在庐山脚下,其间家里着了一次火,他被迫迁居,后来朝延再一次征召他去做官,他依然隐居不仕。在这个时间段里,刘裕建立了南朝第一个国家宋国,陶渊明也结交了一些文人,当然这些人都比较钦佩陶渊明,这其中有江州刺史王弘,有文学名士颜延之,还有一个僧人檀道济。颜延之是陶渊明志同道合的好友,此人也属于那种粗枝大叶的人,性格比较豪放,但文学品味不差,文冠当时,并与谢灵运并称。
陶渊明熟悉儒家思想,经常引用《论语》中的句子,他也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诗文中多引用老庄的典故,此外魏晋玄学对他也有影响,他的朋友中也有佛教僧侣,所以从他作品里也会看到佛教话语,但他非佛教教徒。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重要结论。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的诗中常有儒家句子如“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关于道家的也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此外,陶渊明也喜欢读历史,他赞美荆轲的《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他也读《山海经》,鲁迅先生赞赏他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存。
当然陶渊明歌颂的主体依然是田园风光,他似乎特别白云,这些云在他的笔下如此的悠闲,如“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陶渊明更喜欢饮酒,他的朋友邻居来看他一定会拿来一些美酒“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当然他自己也会酿酒,他用自己种的高粱来酿酒“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但陶渊明并不是一个酒鬼,他钟情于劳动,每天“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他每天从早晨开始自己的劳动,直到夕阳西下才归来,他回来的时候,天上的星星已经在眨眼睛,露水已经铺满了路边的草木,他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他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苦点累点没有什么,只希望我心中的这份悠闲不要被尘世的兵荒马乱给打搅到。
但是这样的生活有时候依然不能自足,种田靠天命,有时候也会有入不敷出的时候,这时他就要去乞讨了“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斯里,叩门拙言辞。”他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像这样的乞讨生活已经使他抛下文人的面子步行几里去得到一口饱饭,对于主人慷慨的馈赠,他有感恩之心“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戟知何谢,冥报以相怡。”陶渊明觉得自己无法回报主人的好心,只有来世在报,可是这些同样身为农民的人怎知,他们接待的这个人不是普通要饭的,而是一个将影响后世数千年的伟大诗人,他如今所作的每一首诗,每一次有感而发都让后来的人们了解到,他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了什么!
他的理想究竟是什么呢?最初的时候他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安适,他喜欢与邻居饮酒的畅快,他羡慕身边的人活的如此安定。后来他将这份感情投入到写作中,他的立足点已经不再是个人的小我,而是思考这个国家的命运,于是有了《桃花源记》。在那里,他构建了虚拟的生活环境,“鸡犬相闻,黄发垂髫,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他们出门便是桃花夹岸,但是他们从不出去,他们没有争强好胜的愿望,他们安于享受这种怡然自足的快乐。但是还是有人想破坏他们,外界的人对于他们是奇怪的,或许他们也想
加入到这样一个清静的环境中来,或许他们要打破这平静。但是,无论谁去寻找,结果只能是“不复得路”,这种安定的生活并不是刻意加入其中便能寻找到的,他来源于一个人的内心,所谓是“心远地自偏”。如果这个动乱的时代能够止弋休戟,也就无人对桃花源心向往之了。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争桃花源的遗址,这是一种无稽之谈,人的心一旦兵荒马乱,即使游览再多风景名胜都不能让内心得到安定,乌托邦是人幻想出的美好,也是来自于对战乱的反思。
陶渊明呀生前并没有受人待见,做官也是小官,朋友也是两三人而已,身边不过老母幼子,但他冲破整个魏晋的时代困局将诗文传到遥远的未来,经由萧统整编出文集,经过苏轼的大力赞美,他的文化意义才为人所知。多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士大夫在寻求内心的清静时,在落魄时,在被罢免时都会从陶渊明这里得到安慰,但陶渊明只有一个,他的隐居也不是刻意的避开尘世,他是真真正正的喜欢这种生活。这种心态已经冲出中国,像遥远的美国人梭罗发出呼唤,这个文学爱好者于瓦尔登湖结庐,砍柴,做饭,自给自足,他钦佩着陶渊明,也在努力的做着自己。
陶渊明没有想到他一个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怪人,他没想到他所钟意的菊花、诗和酒,竟然给无数像他一样渴望自由的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他也没想到那个曾经给他送过两万钱,三十岁了依然是条光棍的颜之推会给他写墓志铭,他在意的山水没有让他让他永远与之长青,他淡泊的各种交往却让他收获了一些珍贵的友谊。陶渊明死,不复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