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冰与火之歌》(又名《权力的游戏》)第四季正播得火热,我忠实地追着每周一的更新,不过这周一停播了,所以这会儿写点东西打发掉本该是看剧的时间。突然想起,《冰与火之歌》小说的阅读进度我似乎还停留在两年多前读完的第四卷上······我的确越来越懒了,懒到要等着美剧拍完了小说前四卷的内容才肯去读《魔龙的狂舞》。
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份西方奇幻史诗小说的排名榜单,尚未完结的《冰与火之歌》名列第一,而在豆瓣上,小说和美剧的评分早就高得不像话了(“不看都能直接给五星”)。其实我这样说并没有偏低《冰与火之歌》的用意,毕竟自己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只是反感将其过度神化,因为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作品能称得上是神作,都是人作而已,只有优秀与否的区别。
回想两年多前读过的小说,印象最深的便是冰火迷常津津乐道的POV(视点人物)写法。我是读过《冰与火之歌》才知道POV这词的,简单点说就是每一章以一位特定的人物视角去讲述故事。我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叙述手法(第一次是读纪德的《梵蒂冈地窖》),而就其水准而言,这也不是典范之作——个人观点,将所谓的POV运用得最为精彩的是奥尔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以酒馆说书人的遣词用字叙述一则历史悬疑故事,它是一个谋杀推理故事,一本哲思小说,也是一则爱情诗篇。珠玉般的诗文、引人入胜的旁征博引、纠结罗织的故事,让人不禁赞叹帕慕克拥有迷人的艺术天赋及邪灵般的智慧······扯远了,还是接着说《冰与火之歌》。
Valar Morghulis.
在贾昆·赫加尔和艾莉亚·史塔克分别之际,贾昆将一枚小硬币交给了艾莉亚,并教会了她这句高等瓦雷利亚语,意思为“凡人皆有一死”。
在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里,各式各样的故事——权力、欲望、爱情、家族、复仇、成长、背叛、友谊、信仰——被极其写实地展现出来,读上去是那样的血性勇敢、苍凉哀伤。有点不同于以往的小说,《冰与火之歌》没有一个绝对核心的主角,也找不到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更缺少奇幻小说常用的魔法元素,而最突出的一点是,所有角色的性命都没买保险,哪怕作者之前给他(她)的笔墨足够浓重,但仍有可能他(她)会在下一章里突然死去,甚至还死得卑贱肮脏,毫无尊严。
虽然各路角色的前途命运让读者难以猜测,但“凡人皆有一死”其实是一句被过度夸大的话,尤其是用这句话来评价《冰与火之歌》很不合适(第四季播出前HBO用这句话来做宣传语倒是特别合适)。
《冰与火之歌》虽然人物繁多,但很明显有两个核心主角(琼恩·雪诺和丹妮莉丝·坦格利安)。老爷子似乎很喜欢写死笔下的角色,但我不太相信这两位主角活不到第七卷(尽管看过第五卷的朋友立马反驳说琼恩·雪诺已经死了)。原因很简单,毕竟老爷子身为好莱坞资深编剧,深谙起承转合的叙述技巧,而大家其实也都清楚,这个故事里哪些人物命会很硬,哪些人物不会太早死去。
至于已经死去的人物,的确非常非常之多,甚至有网友专门做了一个前3季里5179人屏幕死亡的集锦。实际上,虽然死了不少人,但真正影响故事主线走向的只有三个人的死亡:奈德·史塔克、劳勃·拜拉席恩和泰温·兰尼斯特。相对于故事拥有数十个核心角色而言,这样的死亡比例就显得很夸张了,而除了奈德·史塔克,后两位的死亡也谈不上出人意料。
所以说,被网友过分吹嘘的“凡人皆有一死”压根就是一个伪命题,角色的死亡与否是作者在推动情节发展和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双重考量下预先设定好的,从来就没有每个人都生死未卜的说法——毕竟这只是小说,并不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而《冰与火之歌》真正吸引我的元素,是作者对于众多角色鲜活有力、入木三分的塑造,就拿我最喜爱的角色小指头培提尔·贝里席来说吧。
小指头恐怕是《冰与火之歌》中最有野心也最高深莫测的人物,他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也从来不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聪明谨慎,老谋深算,手段毒辣,永远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他下一步要干什么。而他这样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一切和他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关系:
小指头出生在一个毫无影响力的小家族,从小被奔流城公爵霍斯特·徒利收养,与徒利家的两姐妹(凯瑟琳和莱莎)一起长大。小指头一直深爱着凯瑟琳,但凯瑟琳却只像亲人一般待他。当凯瑟琳与临冬城继承人布兰登·史塔克订婚时,瘦弱矮小、不善剑术的小指头向布兰登德·史塔克要求决斗。在凯瑟琳的请求下布兰登·史塔克才饶恕了小指头的性命,而从那以后,小指头便踏上了为改变卑微出身,谋求权利地位,成为伟大人物的漫漫长路······
当然,在《冰与火之歌》里形象丰满、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角色比比皆是,无形中让这些人物之间的碰撞、冲突、斗争、纠缠变得极为精彩,各条人物支线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中可以看出,马丁大叔刻画角色并不是胡乱简单给予一个人物设定就了事,其着眼点也并非孤立地凸显英雄主义或阴谋狡诈,而是以真实的视角细腻地展现人物的成长和变化,写出在时代、政治、家族、命运的旋涡与纠葛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境遇与抉择。
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话:“命中注定你将燃起三团火焰,一团为生,一团为死,一团为爱。 命中注定你将骑乘三匹坐骑,一匹床笫,一匹恐惧,一匹爱情。 命中注定你将经历三次背叛,一次为血,一次为财,一次为爱。”
的确,《冰与火之歌》中有太多太多命中注定的事情,就像所有的角色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他们生来就是战士,终将有一天得站起来为家徽和族语而战,至于是用剑、用魔法、用谋略还是用下流的手段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有时我不禁在想,似乎故事里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宿命式的悲剧,他们从来没有选择做自己的机会,无论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必须首先考虑家族的利益得失。但似乎又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第三卷《冰雨的风暴》詹姆·兰尼斯特的最后一章中,马丁大叔在结尾处是这样写道的——
黄昏到来,阴影渐长,詹姆独坐桌旁,燃起一根蜡烛。他翻开白典,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页,接着从抽屉里取出笔墨,在巴利斯坦爵士的字迹下面,用笨拙而颤抖的左手开始书写。那字体,好象属于刚向学士讨教的六岁稚童:
“五王之战”期间,于呓语森林为“少狼主”罗伯史塔克所败。此后在奔流城为俘,后以诺言自赎,但承诺未能实现。回归都城途中,再度为佣兵组织“勇士团”俘虏,受队长瓦格赫特指使,“胖子”佐罗操刀,切掉了该人用剑的右手。最后在塔斯之女布雷妮保护下,平安返回君临。
他写完后,在左上角绯红底色上的金狮纹章与右下角的纯白徽记之间,还留有四分之三的空白。詹姆·兰尼斯特的历史,由杰洛海塔尔爵士开始书写,巴利斯坦爵士爵士接续记录,现在轮到他自己挑起职责。从今往后,他的路由他自己写······
由他自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