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场合看到别人很优秀能力很强,我们时常会在内心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当别人侃侃而谈介绍自己,我们却不好意思开口说自己,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到自卑。
什么是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指由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
如何超越那些因为自卑而出现的不好的心理反应,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卑的来源。
童年时期的不好经验,很容易给我们带来自卑感,这种影响甚至会渗透我们的一生。
一个从小被溺爱的孩子,在进入社会以后,不再是众星捧月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没有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时无刻的呵护和疼爱,曾经被大家宠着的优越感没有了,他会觉得很失落。
一个从小被忽视的孩子,不论他做得对还是做错了,都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反馈,不论他怎么做,都无法获得足够的关注。
他们不知道如何能获得爱和合作。他们会高估困难的程度,低估自己获得他人帮助和善意的能力。
父母在家对待孩子的态度,还有学校里教师的教育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孩子在各种困境中很容易引导自己错误地解读经历的意义,从而产生自己不好、不行、不被需要、不被爱的认知,并因此引发自卑。
如何能够走出自卑?
那就要明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当我们能够感觉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意义的,是有存在的价值的,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
“生命的意义”是能够为众人所分享,为他人所接受。
它可以成为解决他人问题的一种样本,它将个人意义建立在对他人生命的贡献之上,一想到我所做的一切于他人有益,我就真的很难再自卑下去。
你所能服务的人越多,所能帮助的人越多,生命的意义就越大。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
① 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
② 为了以自己孱弱的躯体对抗生存环境中各种危险而必须与其他人类配合、相处;
③ 为了繁衍后代而必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
进而发现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中:职业、社会与性。
面对人生的这三大任务,我们都需要与其他人类进行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它们。学会合作,能让我们产生归属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这个世界更好地融为一体。
当我们感觉到自卑时,可以想想身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他们需要怎样的帮助,你真的帮助到他们了吗?
当我们的内心想着帮助别人时,就会知道有很多比自卑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呢,自卑感也是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
自卑感能促进我们提高自身能力,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让我们一步一步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