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很不喜欢雨天。雨天带来一种无序的味道,让人丧失掌控感。即使撑着伞,雨丝也会猝不及防漂到头发、帽檐、裙角之上,鞋底不可避免带起污泥。更别提猝不及防走过隐秘的水洼,裤腿登时一片斑驳。
这种对雨的反感根源于对结果的执着。路的终点就是家,温暖而琐碎是它的必然结果。下雨或者不下雨,这个结果似乎坚如磐石,似乎让回家之路耗时缩短、过程简易成为了唯一的追求。雨的存在就无疑带来了麻烦。
但是细想,这个结论是经不得追问的。回家可以享受和家人温馨的互动,但是此举也必然有其对应的结果,有可能是黑甜的睡梦,但是这又导向第二日的日复一日。就这样循环反复,你所期待的结果也会有它的结果,似乎是在长跑般不停赶往下一个目标。想到这里,耸然一惊。我原来一直在主动缩短自己的人生。
于是自我挑战,试着去感受雨中归家的漫长过程。地铁站出口的烧烤店依旧人声沸腾,不避风雨。共享单车秩序井然排成两列,往日此时必然早就寥若晨星。来往的行人挤挤攘攘,因为撑伞,每人都有了平时几倍的体积,口中哈出的白气经由口罩的缝隙变成眼镜上的一层白斑。索性不撑伞,发丝开始潮湿,竟觉得像走在雾气之中。一盏昏黄的路灯点亮氤氲,其下是几平米干燥的空间,仰头查看,原来是香樟叶的“自留地”。站在这几平米干燥里,想象着往日晴空下的川流不息。时间无法回头,我看不到这里的曾经,但是如果置于四维时空,一分一秒无非就是一个普通的截面。也许,截面里有过许多普通人生机勃勃的身影,也有过不值一提的一地鸡毛,有孩子们热血沸腾互相奔跑追逐,也有三三两两谈天说地的老年人脸上残留着的少年心气。
站在雨里,突然觉得一切皆纯粹。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庄子谓之大年。相较于无穷无尽的时空,大年似乎也不大,对于人来说,追求永恒更加是个笑话。但是此刻深觉应立足于自然给的每分馈赠之中,全心融入,不汲汲于纷繁无边的欲望。包括每一个时间的刻度、空间的缝隙,包括每个蝴蝶振翅的瞬间和每一粒尘埃的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