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一书中重新论述了NLP逻辑层次模型,个人觉得深有感触,特摘录如下,
1976年,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开创了一门新学问---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文意思是用神经语言改变行为程序。后来他们的学生罗伯特·迪尔茨和格雷戈里·贝特森创立了NLP逻辑层次模型。这个模型把人的思维和觉知分为6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和价值观,自我意识,使命。
NLP逻辑层次模型适用于很多领域,诸如生活,商业,情感,包括成长领域。
下面我们以成长为例。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就很关键了,因为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成长等级,而NLP逻辑层次模型就可以作为衡量成长等级的标尺。
第一层:环境。处在这一层的是最底层的成长者,他们遇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把原因归咎到外部环境中,比如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没有遇到好老板,怪老师教的太差,总之凡事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有错,这样的人情绪不稳定,往往是十足的抱怨者。
第二层,行为。处于这一层的人能将目光投向内部,从自身寻找问题。他们不会太多抱怨环境,而是吧注意力放在自身的行为上,比如个人努力程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努力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所以他们往往把努力视为救命稻草。
这本没什么不好,只是当努力称为唯一标准后,人们就很容易忽略其他因素,只用努力的形式来欺骗自己,因为努力的感觉已经让他们感到心安理得了。说到底,人还是容易被懒惰影响的,总希望用相对无痛的努力数量取代直面核心困难的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努力反而为他们营造了麻木自己的舒适区。
第三层,能力。处于这一层的人开始动脑琢磨自身的能力了,他们能主动跳出努力这个舒适区,积极寻找方法,因为有了科学正确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但是这一步也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因为在知道方法的那一瞬间,一些人会产生“一切事情都可以搞定”的感觉,于是便不再愿意花更多的力气去踏实努力,他们沉迷方法论,收集方法论,对各种方法如数家珍,而且始终坚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在前面等着自己,所以他们永远走在寻找最佳方法的道路上,最终成了“道理都懂,就是不做”的那伙人。
第四层,信念和价值观。终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再好的方法也代替不了努力;也一定有人会明白,比方法更重要的其实是选择。因为一件事情要是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和方法也没用,甚至还会起反作用,所以一定要先搞清楚“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而这些问题的源头就是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
第五层,自我意识。如果说信念和价值观是一个人从被动跟从命运到主动掌握命运的分界线,那么“自我意识”是更高阶、更主动的选择。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从自己的身份定位开始思考问题,所以我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在这个视角之下,所有的选择,方法,努力都会主动围绕自我身份的建设而自动转换为合适的状态,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真正的觉醒者了。
第六层,使命。在身份追求之上,便是人类最高级别的生命追求。如果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的使命,那他必然会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为众人服务的层面上。也就是说,人活着的最高意义就是创造,利他,积极地影响他人。当然追求使命的人不一定都是伟人,也可能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只要我们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即可。有了使命追求,我们就能催生出真正的人生目标,就能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在NLP逻辑层次模型的帮助下,个人成长便有了不同的呈现
一层的人找环境问题,他们是抱怨着,喜欢说“都是你们的错”
二层的人找努力问题,他们是行动派,喜欢说“我还不够努力”
三层的人找方法问题,他们是战术家,喜欢说“方法总比问题多”
四层的人找选择问题,他们是战略家,喜欢说“什么东西最重要”
五层的人找身份问题,他们是觉醒者,喜欢问"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六层的人找意义问题,他们是创造者,喜欢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利他”
我们可以脱离这些模型,记住“环境,努力,方法,选择,身份,意义”这几个词,时常反思自己的在思考问题和行动上是处于那一层次,最终优化改善,找到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