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前,一碗馄饨半个饼,几丝丝酸菜,和着冬日的寒冷,犒劳着羞涩的胃。今晚,打球第三天,有意没意的,稀里糊涂的,又输了,可见昨天也输了,是的,仅赢了一场。不管怎样,完成了比赛。赶鸭子上架,鸭子变烤鸭,插在了架子上。想起曾经没有坚持打下去,遗憾至极。
打球生涯开始于2009年或者2010年,那时,上研,闲的时间大把。恰巧有教练带小孩儿打球,三缺一,我便成全了这个局,成为小鸡群里的骆驼。骆驼也是从零开始,因此这个班的进度很一致。
教练的严格和正规超出我的想象,本来是跟着孩儿们凑数数,学个皮毛罢了,结果,挥拍子,练步伐,多球练习,包括体能练习,一项也不少。苦了我这上了年纪的人,每个项目下来,都要累炸了肺,终于很争气的在体能蹲跳环节晕了过去。从此,我被特赦,不用参加体能训练。每每看着孩子们蹲跳几个回合,都感慨万千,在能跳动的年纪,为何只晓得玩泥巴。
每周上课,从开始的新鲜变成了负担,我知道,体能是最牵强的,打完都像重生了一次。至于技术,从一开始,不会拿拍子,拿着拍子愣生生接不住球,到后来能打几颗,几十颗,进步是显而易见的。50个小时的练习,教练把我领进了门,我也算有了些许一点点的基本功。教练一再嘱咐,不要乱打瞎打,坏了动作坏了功夫,基本功很重要。当时觉得危言耸听,如今觉得,真真是的。
此后,孩子们因为学业陆续解散,教练也愈发忙碌,我,也借着毕业的东风,逃离了魔鬼训练。这一逃,竟是七八年了。再拿起拍子,要参加比赛,这是从没敢想过的事。所以,每场,内心都是胆怯的。迈不开腿,转不过腰,拉不起球,失误不断,整个人像被网住一般。领导赛后总结,你们缺乏一颗求胜的心。是的,胆怯如我们,没有勇敢的拼一拼。
画风不是悲凉的,因为我们的男队还是很强大的。平日里沉稳少言的领导们,在球场上矫健敏捷,气势如虹。平时不怎么熟稔的老同志,凭借经验和韧劲,也在球场尽洒风采。比赛,拉近了每个人的距离。我好像三天里,认识了七八年也没认识的人。
体育运动,就是这般热烈,赛前的蠢蠢欲动让人紧张又期待,赛时的瞬息变幻让人揪心又痛快,赛后的或喜或忧让人难忘而留恋。那一刻,放下工作中的角色,大家都是球友,只管打个畅快!
我是不是该尝试着,摆脱电脑和手机的奴役,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把曾经的骆驼锻炼的更加强壮一些,把遗失的美好再找寻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