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上加丧才痛快,狠话说尽才尽兴
我是个极端偏激的人,喜欢什么事都要做彻底,比如丧的时候,我会让自己做所有能丧的事情,比如开心的时候,我会做一切我能得到快乐的事情,我喜欢这种感觉,情绪被无限释放,是一种淋漓,一种酣畅。
前几天,就在下班车的那一刻,忽然特别丧,就想着回到宿舍,一定让自己猫在被子里,然后看一本悲伤的书,结果,将近开了20分钟的锁,也打不开房门,心情平静而失落,而我却享受这种快感。
不然去看个电影吧,一直心心念念的《悲伤逆流成河》,可是按照商场指路标,找了也将近20分钟吧,围绕着商场一圈一圈找,感受着心情渐渐跌落的快感。
找到了,然而却没有排片,也许快要下架了吧,情绪很崩溃,想哭。
当情绪无法释放时,微博便是最好的出口,结果遇到微博改版,也许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忍耐性也会下降很多吧,反反复复,找不到发微博的+号,算了,不发了。
好吧,我承认,那一刻,我哭了,是真的
想起曾经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话题,压倒一个成年人多么容易?
看到评论,比如上厕所没有纸,比如正在看一个好玩的视频突然来了电话后却在也找不到了;再比如想吃泡面却发现最爱吃的口味卖没了。
是很微不足道,都不知道该如何跟别人提起,想想自己也是矫情,可是那时的自己真真切切地差点被击垮了啊。
这个击垮用的夸张,我们都会嘲解自己,只是那一瞬间很崩溃,过了那一瞬间,还是一条好汉。
昨天情绪依然崩溃,因为朋友的事,想哭,不怕见笑,当情绪得不到释放时,我就让自己哭,何时何地不加掩饰,我可以在大街上哭的酣畅淋漓,也可以躲在被窝里小声抽泣。
然后《悲伤逆流成河》下架了,可以在爱奇艺看了,那就去看。
我不曾经历过网络暴力,所以对于易遥的处境不是很有共鸣,只是很同情。
其实我更惊讶于为啥基本全校的学生都会是差不多一副嘴脸,嘲笑谩骂欺负易遥。
怎么一个学校里会这么多价值观不正的人?
而小米也是一个被校园欺凌者,为啥她还要欺负易遥,不是应该更能体会易遥的感受,甚至帮助易遥么?
《芳华》里有个很经典的台词,“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为啥这句话不适用于小米呢,难道时代变了,也许自己得到的欺负一定要欺负到别人头上才痛快?
看到易遥周围的环境,周围人的冷漠与嘲笑,只是觉着如果我是易遥的同学,我会怎么做呢,是帮助他,还是像其他人那样呢?
我从来都不要求自己做个好人,因为太难,我只是要求自己做个人,别人落魄时,可以不帮忙,但一定不要嘲讽,别人意气风发时,可以不赞美,但一定不要挖苦。跟同事跟朋友相处,不会占便宜,也不会让自己吃亏。
前段时间,重庆坠江事件,看过很多文章与评论,从责怪女司机再到责怪女乘客司机再到责怪车上的乘客,有一个评论我印象特别深刻:“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如果是我,我在公交车上,我会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司机?Emmmm,我不会开车
女乘客?Emmm,也不会,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个人,所以当这件事是我的错的时候,我不会去苛责,更不会去动手。
其他的乘客?Emmmm,如果我是其他的乘客,我想我还是会选择沉默,不会是看热闹的心态,我想那时的我应该会在心里默念,公众场合,不要打扰别人,也就没然后了,继续玩手机,然后坠江。
我从来都不定义别人是个好人是个坏人,就像《小时代》顾里说的,你是什么样的货色我就什么样的脸色。
你看这个人人品不好,脾气差或者怎样,也许在他眼里,你就不是什么好货色,他就是要给你这样的脸色呢。别人对他的评价却很高,因为别人是个好货色,所以给了好脸色,而你不是。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千万不要从别人嘴里认识一个人,真的不能。
如果丧那就尽情丧,如果嗨,那就尽情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