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攀比往往不来自阶级,而来自街坊邻居,深有体会。
我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去看望爷爷奶奶,用自己节省下来的生活费给爷爷奶奶买一箱牛奶,爷爷奶奶看到还挺高兴的。
后来,邻居的婆婆看到了就问:“你这牛奶买成多少钱一箱啊?”
我:“55块一箱。”
然后那婆婆就大笑着说:“我女儿给我买的那个牛奶是100多块一箱,要比这个好多了。”
这话一说完,爷爷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本来高高兴兴的一件事就被婆婆两句话就搅和了。
老人间的攀比是可怕的。
高考时正常发挥,考上了市内的一本院校,成为村里为数不多几个正规一本大学生。爷爷奶奶也扬眉吐气了一般,每次我回去看她们的时候,逢人就说,这是我孙女儿,在重庆读大学。
爷爷辈的邻居街坊纷纷都在攀比,比儿女孝顺,比子女有钱,比孙子辈的读书成绩。
更可怕的是,中国式攀比是传承的。父辈的攀比更胜一筹。
小时候,有一次期末考90多分,回家给我看了,我妈还挺高兴的,给我奖励了2块钱。下午邻居说她女儿考了100,老师还发了三好学生奖状。我妈瞬间变脸,把我打了一顿,还勒令我假期在家练字学习。
中考的时候,我比邻居家的女儿考的好,上了县城重点高中,我爸妈特别高兴。可是后来我在高中实验班成绩一般般,可我那邻居考到她学校的年级第一,她爸妈炫耀,我爸妈觉得我不努力,又是各种数落我。
后来高考,我上了一本,我邻居上了三本,我爸妈又觉得有了面子。他爸妈垂头丧气。
然而,大学期间我懒散,学习表现平平,她却在学校里风生水起,年年拿励志奖学金。他爸妈那个天天得瑟的劲儿哟,我爸妈都快被气死了。
受够了攀比,人生都是各自安好,为什么要比呢?比来比去,何时是个结果,难道人生是为了把别人比下去而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