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纸微伤的遗书
世界总是没有错,错的是心灵的脆弱性。我们不能免除于世界的伤害,于是我们就要长期生着灵魂的病。
——《蒙马特遗书》
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晴 上海
某年某月某日:
死于某事件,脑海一片空白,未追寻的答案,掀开神秘面纱时,犹如哑巴,有话却说不出。千言万语竟然无语凝烟,这一刻,一霎就是永远。
我写过无数封遗书,因为这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世界,总预测自己会有几十万种意外,生怕来不及与这个世界好好告别。所以,我有些“贪生怕死”,很难信任陌生人。
当我看到车祸,我会联想自己死于车祸的瞬间。当我看见战争,我会联想在战争中牺牲的时刻。当我听到很憋屈的故事,会联想自己会是受害人时,更多的是“写”——写遗书,倾诉内心,那么一刻,遗书是灵魂的使者,释放那么一丝的不甘......
每每这样想到总觉得自己神经质,至少这不是正常人的思维。恐怕也没有人理解和体会。就好比我现在越来越不喜欢用中性笔去写字,越来越喜欢铅笔。或许我不喜欢给自己不留退路去涂鸦的写字方式。
我喜欢看散文,而且是停不下来的那种,因为散文源于生活,更加感悟生活,富有哲理。就像现在在看七堇年《尘曲》和《叔本华语录》。其实看了许多书后会发现大部分的文章并不需要用华丽的词藻去修饰。更像叔本华说的:质朴,无华的文体尤其属于高人一筹,充分感受到自身优势并因此充满自信的思想者。
每次看书,看到美不可喻的文字那是喜不胜收的情感。现在看书,越来越倾向于朴实无华的文字,或许每一段成长都是自我改变。我没有俞敏洪那样在大学里除了学习便是看书,看了800多本。我想我在大学最多也就看了50本,属于认认真真看完还做笔记的那种,而在图书馆借了大概200多本书吧,一大部分属于挑着看。算不上在读书。而钱钟书先生的“书非借而为不能读也”的信条影响我至今。
当我借这么多书的时候都没有看到一个作者描述对遗书过往不堪的回忆,让我无法解释和体会这种情感,直到无意翻阅到七堇年的书,写到关于年少疯狂的写过遗书的那段昏暗的岁月。她的那种做法我想很多人可以理解,人在极度黑暗中对生命失去希望与信念的时候遗书成了唯一的倾听者。
而我写遗书的初衷并不是因为面临黑暗,或者遭受许多非凡之事。不过就是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感,且有点泛滥的忧患感罢了。
或许年少,承受了生命之外的重力却给我们最大的感悟就是,能在生处站着看透死。生又何欢,死亦何惧。
记得她曾对生死之际写过一句话,人在死神真正降临的时候,是等不及写遗书的。或许我要的答案站在是前人的肩膀上,但却能给我一个理由。或许就像海明威所说的:“有的作家的一生,就是为后来的另一个作家的某个句子做准备。”遗书的意义不用太追本溯源,或许在为后余的人生留下一些想说的话,面对生死是不是更加坦然呢?大概这也是为什么人临终前总要垂死挣扎一番,那一眼,就是永远。
就像我至今都没有懂得读书的意义,但我知道读书会给人带来无限的信念和不畏将来的勇气。记得叔本华对“阅读”的理解中说过,阅读会教会我们如何发挥和运用自身天赋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当然前提始终是我们已经具备这个天赋。
有人说读书的意义,是生命的延续,是活出不一样的烟火,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诗和远方.......松浦先生曾谈及读书最重要的部分是享受“当下阅读时间”,不论我们读完后是否遗忘,但读书最大的乐趣是“念书”而不是“阅读”。翻开书的那一刻,就是读书的意义和乐趣。但那是前人总结出的财富,只可意会却不可言传。读书的意义唯有是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人生倘若有捷径可言,那么只是读书无疑。
小王子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读的每本书是看不见的,摸不着。但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遗书”这场追问里,没有读书的岁月,都是不明不白,糊里糊涂的青春岁月。
有人曾说,青春就是用来错过的,只有在那个时间才有资本去寻找对的自己。没有一分一秒地完美,人生不可能毫无失误和遗憾。所以遗书的存在合情合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时代不为过。
青春是一纸伤情的遗书,在这纸遗书里,尽情的蹂躏悲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