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的美丽
一一赵集校区张小悦老师《黄河颂》公开课观后感
九点五十。录播室。
张小悦老师的公开课如期举行,我是唯一的坐在学生中间的观课教师。(别的老师坐在录播室的操作间里)。因此,我对张老师的这节课就有了许多发现和感悟。
张老师是经过大赛锤炼过的,所以课堂教学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坚守,不经意间就有了一种美丽,语文的教学的美丽。
《黄河颂》这篇课文,应该说不太好教。因为资源丰富,图片、音频、视频太多,所以备课时舍不得丢掉会成为课件精当的一大障碍。因为是诗歌,内容简约,抒情味浓,所以对学生而言理解文本多了一层隔膜。因为主题以颂黄河为凭,颂中华民族伟大坚强之精神,所以对象征物黄河的解读就成了文本解读的重点,而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象征是有难度的。
张老师的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上述难点:
一、适当舍弃,坚守以文本解读为课堂中心,语文味才更加芬芳。
张老师仅仅是用几张图片导入,用两张图片收课,用朗读视频范读。余下的内容,全部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欣赏。这样就守住了语文阅读之真,之根。
当然我以为还可以再简掉一些图片,给学生更多与文本直接接触的机会。
二、不忘板书,坚守以行为示范为教的手段,可学性更强。
教学以教导学,教师行为示范就是立竿,学生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才会付出模仿之学的行为。但多媒体的使用,很多课堂教师不写字,仅有幻灯片的放映。
张老师的板书有设计,简要且有示范性。学生就有了模仿的对象。
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更多的方面给学生以示范,比如品读语言,多数学生弄不好,与其硬逼,不如示范引领。
如今语文阅读教学一片乱象,张老师能守住文本解读这一重点,自成风景;现在翻转流行,能守住行为示范这一教道,自成美丽。
当然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张老师这节课如果删除图片,扣住一个“颂”字进行教学设计,我以为目标更明,更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做一个本色的“农民″
一一孙凤超主任《最后一课》公开课观后感
我一直欣赏一个观点:语文教学是最原始的农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农民的心态,静待花开,呵护成长,期待收获。
今天上午笫三节课,孙凤超主任的公开课《最后一课》的教学让我对上述观点又加深了认识。
孙凤超主任是位有近三十年教学积淀的语文教学的好手,他的课不急不缓,朴素自然。
一、课堂设计简约,朴实无华
《最后一课》是篇经典课文,资源之丰富,人所共知。但孙老师的课件没有炫目的图片,没有乱耳的音响。有的是几张幻灯片,引导师生始终在文字里探询、欣赏风景。
二、教师有耐心,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指导
孙老师教态自然,态度温和。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启发,不愠不火。
当学生找不出线索时,孙老师微笑着说:这不怪同学们,怨我(老师)没讲清楚。当学生阅读不思考去查资料时,孙老师提醒了两次:读书要真思考,查资料不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
当学生读课文,把"惨白”读成“苍白”时,当学生把韩麦尔说成韩尔麦时,老师提醒:看书要仔细,看清楚。
三、精彩源于时间的“浪费”
教育家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教育即生长,教育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自由的时间和好的老师。
如同农民种庄稼一样,庄稼长得好也是需要自由在大自然中生长,有足够的时间,拔苗助长结果人人皆知。当然也需要农民懂农时,有农技。
孙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在这节课上阐释了这一点。
面对学生的迟顿,面对启而不发的情况,他宽容有度。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引导,是等待。这种时间的浪费,是涵养,也是一种能力。
当然浪费时间不是拖沓冗余,而是以一种顺应农时的农民心态,达到顺应学生成长的目的。
最后,要说的正如孙老师自己所说:这节课学生放不开,反应不及在教室(本节课在录播室)。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课堂就应该有多种形态。课堂教学的成败并不仅仅在于学生能否动起来,更在于学生在这节课上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学习过程,是否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标。
我以为,教学的重心在学,只要教导出了学,学有了足够的过程,结果自然会来。
语文是农业,愿更多的同仁与我与孙老师携手,做一个本色的农民,在自己的课堂上舒心耕耘。
简约是一种智慧的积淀
一一评张立强老师的课《土地的誓言》
又是周二。九点五十。
七5班的学生坐到录播室,开始上课。
张立强老师从容淡定,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给了他几分儒雅风流。他上的是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
导入一一铺垫一一感知一一字词学习一一内容概括一一中心把握一一拓展延伸一一作业布置,步步走来,无套话、废话,态度轻松自如,尤胜闲庭信步。
课堂结束,孙凤超主任说:这节课轻轻松松地完成了任务,要是我上一定上不完,得跟你学习。
张老师微笑着说:有啥学习的?别弄那么多点不就完成了?是的,“别弄那么多点”朴素的话里闪烁的是教学设计简约的智慧,表现的是对学情的尊重,是对“依学定教”思想的行为解读。
而我们太多的课堂,太多的老师总是抱怨学生笨、就是学不会。我们有没有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尊重了学情?是否面面俱到?我们总希望一节课下来,学生啥都会。可是结果呢?面面俱到,面面不到,差生越教越多。
“别弄那么多点”,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从能学会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简约而不简单,其中沉淀的是多年教学经验累积起来的师者智慧。
课堂点少一点,节奏慢一点,问题浅一点,是简约的实际上的课堂。追求一课一得,需要更多的取舍的智慧。
当然,这简约化的课堂,必须紧扣文本,慢慢生发,找准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最直接的对话和交流。
比如这篇课文,如能扣住“我对广大的关东原野,怀着一种炽痛的热爱”中的炽痛、热爱展开,则事半功倍。
实实在在,朴实无华
一一评付丽老师的课《马说》
周三上午,九点五十。录播室。付丽老师公开课如期进行。
付丽老师虽说是一名教龄刚过五年的年轻教师,但教学业绩有目共睹。她的课如农家乐的家常莱,朴实无华实实在在。课堂上图片极少,音、视频全无,不炫技,不绕弯,直接落实知识点。
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就两大方面:文和言。文有两大层面,其一是文章,其二是人文。言则指向文言词汇的积累,文言语句的理解。付丽老师这节课非常准确地扣住文和言两大方面确定了教什么的问题。
在怎么教的方面,付老师更直接,把多学少教,以导代教化为课堂行为。
课堂伊始,导入简洁,从马切入,引到与马有关的成语、谚语上,再到诗,再到《马说》这篇课文。
接着是作者简介,是课文阅读感知。付老师没有过分的讲解,而是“命令”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文言文教学能让学生读起来,不厌其烦地读起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下面是疏通文意,逐段引导,句句试译,关键词理解记忆。把“言”的学习落到实处。
接着是文本探究,几个问题引路,学生去想去说去记,始终付出学习的行为。文章的内容、主题、写法一一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