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就是在南北朝之后,北边的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再加上南边的南朝,就再一次形成了一个三国鼎立的阶段,这就是后三国。为什么后三国很重要呢?因为正是这个时期,形成了一些列重要的制度创新,都被后来的隋唐大帝国继承下来了,于是才有了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大唐盛世。也就是说,要搞清楚大唐盛世,就一定得搞清楚后三国这段历史,要解释清楚这段历史,得说两件事情。一个是魏孝文帝迁都,这件事情在过去的解读一般是说它成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但实际上魏孝文帝迁都直接导致了北魏的灭亡,从而带来了后三国时代,第二个重要节点是乱世中北周的崛起。
北魏孝文帝迁都
北魏是一个鲜卑人建立的政权,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第七任皇帝,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虽然是鲜卑人,但是他从小接受的就是系统的儒家教育,对儒家文化有很深的感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是他的奶奶冯太后一手安排的,冯太后是历史上著名的女强人。冯太后的老公是北魏第五任皇帝,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新继位的小皇帝主少国疑,一些大军事贵族开始欺负孤儿寡母。没想到年轻的冯太后手段凌厉,几下就把大贵族们干掉了,但是等到小皇帝长大亲政之后,对冯太后的控制很不满意,于是又过了几年,冯太后就把小皇帝也干掉了,扶植了小皇帝的儿子继位,也就是魏孝文帝。
冯太后掌权,不符合祖制,跟各种皇亲国戚大贵族们斗了这么多年,所以她必须在贵族之外建立自己的官僚系统才能控制局面。建立官僚系统这种事,草原上的人根本不擅长,只有中原汉人才擅长,所以冯太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改革后还必须得后继有人,否则自己的身后事就不好说了,所以冯太后也对魏孝文帝进行了系统的儒家教育。魏孝文帝对儒家很有感情,亲政之后过了三年,就把首都从原来在长城沿线的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迁到了河南洛阳。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如果说仅仅是因为他喜爱儒家文化,这肯定说不通,因为定都平城,丝毫不妨碍他学习儒家文化。
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魏孝文帝想要摆脱各种军事贵族的控制,进一步压制这些军事贵族。只有贵族被彻底削平了,皇帝才能真正说了算,否则皇帝肯定总是感觉不痛快。怎么才能更有效地压制这些军事贵族呢?很简单,远离他们的大本营。军事贵族的力量基础就是军队,而北魏主要的军队驻守在帝国北部靠近长城的六个军镇,分布在今天内蒙古地区,离原先的首都平城比较近。所以对魏孝文帝来说,离平城远点,进入内地,让军事贵族和他们的军队分开,贵族自然就失势了。孝文帝连蒙带骗,把一部分军队和贵族们带到了洛阳,之后迅速地推行全面汉化的政策,要求跟他们一块迁移过来的鲜卑人要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这一系列改革初看上去,是文化水准不高的鲜卑人提升了自己,深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但对帝国来说,这里面却蕴含着巨大的危险。
汉化改革带来的危险
危险在哪呢?在于皇帝对于帝国制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北魏之所以成功地统一了北方,建立了稳定的大帝国,在于它建立了二元帝国,也就是北魏同时整合了草原与中原的两种统治逻辑。一方面,北魏的军事力量,是出身草原的六镇军人构成的,他们拥有极强的武力,可以扛得住其他胡人的攻击。另一方面,从中原运输过来的财富,使得北魏帝国能够从原来兄终弟及的草原继承顺序,转变成为中原的继承顺序,即父终子及。因为有了中原的财富,就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靠武力来抢夺财富了,因此继承人的战斗力就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皇帝死了,哪怕是他未成年的儿子继位,也不会有大问题。于是有了中原财富的北魏,就能破解周期性的继承危机,不至于像其他胡人政权那样,在开国可汗的那一代兄弟们全部去世之后,马上出现内乱。
所以草原和中原这二元缺一不可,两边必须都统一在皇帝的麾下,但是孝文帝南迁之后的政策,却把草原这一元给丢掉了。这些汉化的改革意味着,皇帝不再认同鲜卑人的身份,转而要放弃各种鲜卑人的习惯,把帝国转化为一个汉人国家,这对鲜卑军人们的自豪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皇帝不再认北边的这些老兄弟,就不能指望老兄弟们还认你。军事贵族这次是约束不了皇帝了,皇帝爽了,但是北方的军人越来越不痛快,军人离心离德,这个帝国就太危险了。迁都后没过几年,孝文帝就去世了,后续又冒出一个想要学习冯太后的胡太后,但胡太后没有冯太后的才能,一通乱搞,于是六镇兵官们发生暴动,北魏王朝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北魏瓦解后,分成了东魏和西魏,再加上南边的南朝,这就是所谓后三国时代,在这个时代,就轮到出身六镇军人的英雄们登场了。
东魏和西魏的建立
在胡太后还在洛阳胡作非为的时候,一个出身怀朔镇的小兵偶然到洛阳送信,他看到洛阳的乱象,认定天下即将大乱,该是成大事的时候了,于是他回到怀朔就散尽家财,募集英雄。这个小兵叫高欢,后来就是他主导成立了东魏。怀朔镇离今天的包头不远,它冬眠还有个军镇,叫武川镇,离今天的呼和浩特不远,武川镇出来了另一个英雄宇文泰,他主导成立了西魏。高欢和宇文泰在天下打乱中趁机起事,都是先跟着别的英雄混,后来各自扶持了一个北魏王室成员成立新政权,高欢主导东魏,定都邺城,就是今天的邯郸附近,宇文泰主导西魏,定都长安。高欢和宇文泰一定是既生瑜何生亮的痛苦,俩人依托各自的国家,苦斗了很多年,几次都有把对方置于死地的机会,但是都失之交臂。高欢主导的东魏,后来在他儿子的手上变成了北齐,北齐的核心是中原地区,人口和财富都更多,本来优势更大的。但是高欢看到了魏孝文帝改革带来的问题,他为了避免鲜卑人离心离德,就使劲把帝国往鲜卑化的方向拉。鲜卑军人们是高兴了,但是这就没法充分动员起汉人的力量,结果东魏人多钱多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
鲜卑人宇文泰复周礼
西魏其实是后来隋唐帝国的母体,西魏的主体在今天的陕西关中地区,人口和财富都没有办法跟高欢的地盘相比,宇文泰不得不想方设法把手下所有人的力量都充分发挥动员起来。宇文泰是怎么做的呢?他首先得安顿鲜卑这一方的人心,所以他没有继续叫文帝改汉姓的这种做法,而是要求鲜卑人都恢复卑姓们,甚至他还要求汉人也要给自己起个鲜卑的姓氏。这下鲜卑人满意了,但是汉人的人心怎么收拢呢?宇文泰又搞出了一个极有想象力的办法——复周礼,,这是儒家文化的最高理想之一,之前一直没有人做过,鲜卑人宇文泰却努力做到了,一下子就收服了汉人的人心。复周礼对宇文泰来说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一下子获得了比谁都强的正统性。你们另外两国,甭管是老高家的北齐,还是南方的陈朝,谁都没有我的正统性强,因为你们没本事恢复周礼。所以宇文泰的继承者,在篡夺了西魏的皇位之后,新建立的国号就是周,史称北周。
既然复周礼在政治上有各种好处,为什么中原的汉人都没有去做,反而是鲜卑人宇文泰恢复了周礼呢?这就要说道周礼的来源了,周礼是周代早期贵族们的行为规范,那会的贵族都是军事征服者出身,所以周礼实际上是一种由贵族所主导的、兵民一体的社会秩序。但是在中原,贵族先是被君主们碾压了,后来出现的世家大族也很快都堕落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复周礼,因为没有贵族导致根本没有社会基础。但是草原上有现成的军事贵族,只要把他们的身份用周礼来重新规定一下,再依照周礼,把汉人也都整合近来,整除个兵民一体的结构,复周礼这事大致就成型了。宇文泰把他在武川镇的兄弟们封为柱国大将军,柱国大将军下面再设置大将军,大将军下面再设置开府,一共有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由此形成了府兵制。鲜卑军人和汉人士兵都被整合在里面,各种力量都被有效地动员了起来,周文泰的地盘,虽然人少钱少,但是效率却很高。府兵制是北周以及后来的隋唐能够统一天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军事基础,府兵制当中的那些军事贵族,被称为关陇贵族集团,这个贵族集团也是隋唐历史中,举足轻重,影响帝国命运的一个群体。宇文泰出身的武川镇,后来出现了一系列声威赫赫的大英雄,其中最传奇的就是周文泰封的柱国大将军之一,独孤信。独孤信比国民岳父牛多了,他的女儿们嫁给了前后三个朝代的皇帝,这是三朝帝国的岳父。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儿子,后来成为北周的皇后,他的小女儿嫁给了大将军杨忠的儿子,就是后来的隋文帝杨坚,这个小女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独孤皇后。独孤信还有一个四女儿,嫁给了另一位柱国大将军李虎的儿子,生了个儿子叫李渊,这就是唐太祖,后来追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后。
在一系列大英雄的推动下,北周以富有想象力的混一胡汉制度,征服了北齐,一统华北,很快杨坚取代了北周建立隋唐,又一鼓作气征服了江南的陈朝。自东汉末年,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已经分裂了近四百年的东亚大陆,终于重归统一,并最终形成了大唐帝国。草原的视野与成功,中原的精神与财富,被整合为一体,胡汉混血的隋唐皇室,终于将出自中原的儒家普世主义理想,现实化为一个庄严恢弘、灿烂夺目的世界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