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这本小说是围绕着高考、青春、更年期、成长、中年危机、二孩、教育为话题展开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四个高中生和他们父母在备战高考期间碰到的一系列问题。活泼少女意外考入重点高中,在半军事化管理的校园中碰到了3位好朋友:校花邓小琪,学霸钱三一和体育特长生江天昊。生活于不同家庭模式的四个少年分享着学习、成长的欢乐与烦恼。
从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很多父母期盼的是孩子四肢健全、健健康康成长就行,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父母的要求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希望孩子进名校、事业有成,不知不觉中就将压力推向了孩子们。家长们就像是被判了18年的长期徒刑,一定要孩子高考完才会就此放手,做什么都是围绕着孩子转,更有甚者高三一整年陪读,林妙妙的母亲在她刚上高一时,就做了一个手工做的倒计时牌,过一天就撕一天。在刚把孩子送进半军事化管理的寄宿学校时,父母的生活就像是失去了主心骨,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林妙妙的母亲王胜男连业余爱好都没有,林妙妙生活在父母管束的压力下,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允许,因此她得知住校时,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一样,挣脱父母的管束,觉得自己是成年人。
林父中年时候经历滑铁卢,被公司坑进拘留所,工作也没有了。江天昊的父母也是中年时候经历破产,欠债上千万。钱三一父母离婚,但是他们没有就此沉沦。
所有的少年都会有烦恼,而所有的烦恼,终究会有解决方案。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和合适宜。努力会说谎,但努力不会白费。
最有名的一个桥段莫过于林父劝他女儿林妙妙继续去读书的一段对话,他女儿不想读书想辍学,她觉得人生不只有高考这一条路径,她要放弃高考,去直播赚钱,她认为大学毕业还是要找工作,起点又回到终点。而她认为自己现在有工作,与同龄人相比,她节约了4年时间,在他们还在向家里要钱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挣钱了。她父亲就劝她要继续读书。
林妙妙:有钱任性。
林父: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林妙妙:真是跪了。
林父:膝行而前,以头抢地。
林妙妙: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林父:君莫欺我不识字,人间安能有此事。
林妙妙:真的假的啊!惊着我了!
林父:堪惊小儿啼,能开长者颐。
林妙妙听到父亲的回答,开始粉父亲,父亲告诉她,她粉的不是他自己,而是粉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如果一直读书,到中年会韵中又慧,文笔留香。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说:别人一遍能做到的,我做一百遍;别人十遍能做到的,我做一千遍。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变得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变得坚强。(选自《礼记·中庸》)
在探讨偏科时,林父就安慰女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不要妄自菲薄。在考试打小抄成绩忽然上升时,林妙妙意识到肩负名不符实的优异成绩,还不如真实的不及格让她内心踏实。
人活着,不能太现实。如果父母的生活全都是苟且,那孩子心里怎么会有诗和远方。
学习从来都是一桩苦差事。快乐是自然需求,刻苦是生存需求。每个人的甜头都是走流量的,年轻的时候甜头吃完了,到老你就只有吃苦头了。
我认为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