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星发现生命迹象?】
研究人员在《自然·天文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说他们在金星大气中发现了磷化氢。目前已知的各种机制都不足以解释观测到的磷化氢,因此他们推测金星大气中可能存在能够产生磷化氢的初等生命。
研究人员觉得金星大气中本不应该有磷化氢。首先,磷化氢极难产生;其次,磷化氢很不稳定,金星大气中的环境会在磷化氢积累到足以被探测到的量之前就将它们破坏。因此,此次探测到金星大气中的磷化氢,不仅可以推断金星大气中存在可以产生磷化氢的反应,而且可以进一步推断这种活动目前仍持续、稳定地存在。
磷化氢在金星上存在的原因大概有两种,一是金星上某种未知的地质过程或者光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磷化氢;二是金星上存在某种可以产生磷化氢的生命活动。
所以,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他们只是提出两种可能性,断言在金星上发现生命还为时尚早。
2、【绕白矮星旋转的巨行星候选体】
《自然》本周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绕一颗白矮星旋转的证据。这一发现支持了一种理论,即大质量行星能够在白矮星形成期间迁移到附近轨道,并继续生存下去。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Andrew Vanderburg和同事,利用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任务的数据,报告发现了一个巨行星候选体(被称为WD 1586 b)对白矮星WD 1856+534每1.4天凌星一次。作者估计,WD 1586 b的质量不会超过木星的14倍。
3、【隼鸟2号】
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完成返回地球途中的最后一次离子发动机操作,一切顺利。预计它将于今年12月6日飞掠地球,将小行星龙宫上采集的样本送回地球。在那之后,隼鸟2号将前往另一颗小行星,1998 KY26,做近距离探测。
4、【我国建设首个海上航天发射母港】
9月15日,吉林一号 高分03-1 组卫星发射成功# ,标志着长征十一号火箭正式迈向了海上应用发射阶段。在山东海阳,我国首个海上航天发射母港也已启动建设,被命名为东方航天港,未来将形成研发、制造、发射一体化的航天全产业链。
5、【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极大期和极小期对比,下图左拍摄于2014年4月拍摄,下图右拍摄于2019年12月。9月16日,NOAA和NASA的科学家们宣布,第25个太阳周期起始于2019年12月,太阳活动开始慢慢加剧,预计在2025年7月达到高峰。
6、【哔哩哔哩卫星成功发射】
2020年9月15日,哔哩哔哩视频卫星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个由互联网公司定制、用于科普传播的视频遥感卫星。也是继哔哩哔哩卫星在7月10日搭乘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失利之后第二次发射。
资料来源:NATURE、NASA、我们的太空、央视军事、哔哩哔哩、航天爱好者网